“畢竟載人航天項目依舊是咱們的短板!”
馬院士在跟喵星集團高管分析時,指出一個問題道:“人家馬斯克就抓住了這點,將自身的劣勢轉變為優勢,把他的太空旅游項目搞得風風火火,反觀我們的計劃就顯得太保守了,也太沒有想象力了!”
周林等人聽了苦笑不已,并非他們沒有想象力,而是太過于依靠李茂業的黑科技了,大家做事是都求一個穩字,反倒沒有人家馬斯克那種拼勁。
……
雪山發射基地,【地球大炮】正在為發射做著最后準備。
這次喵星集團發射的是通訊中心空間站,按照計劃將會分為23次發射升空,每次發射會將接近5噸重的部件送到近地軌道。
跟以往不一樣的是,新的電磁火箭加裝了“星空引擎”,總共有四臺之多,能夠在進入近地軌道之后啟動,繼續將貨物送到同步軌道,然后再將空間站部件彈射出去。
再次過程中,電磁火箭獲得了反沖之力,重新朝地球飛回來,等到進入了大氣層后,在“星空引擎”和減速傘的幫助下,電磁火箭能夠以比較精準的軌跡返回降落到指定地點。
另一邊,等到空間站部件到齊后,【地球大炮】還會將一定數量的“替身機器人”和“九尾貓”發射運輸過去,然后就是地面人員通過“替身機器人”來指揮“九尾貓”組裝空間站。
由于兩者都不需要維生系統,而且都加裝有“星空引擎”上去,擁有一定的太空飛行能力,所以對于它們而言太空作業就跟游泳差不多。
即便“替身機器人”跟地面的通訊信號有幾秒的延遲,可是主要干活的是“九尾貓”這種太空版小助手機器人,所以基本上不會有很大的問題。
“這種時候我們購買回來的‘星鏈’就有大用處了!”馬院士在指揮中心對參觀者解釋道,現在不僅喵星集團自己在搗鼓這件事情,就連三大通訊服務運營商也都派人跟進,因為這個項目涉及到種花家的5G通訊建設計劃。
其實“星鏈”就相當于太空通訊基站,每一顆衛星都是一個信號發射點,所以它影響最大的就是通訊服務運營商。
如果不是馬斯克打包賣給喵星集團的話,指不定這幾家通訊服務運營商也會想辦法自己組建一個類似的衛星網絡,即便現在沒有這樣的計劃,以后也肯定會被市場逼著要弄。
“在我們設計的通訊網絡結構中,通訊中心空間站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本來星鏈已經具備了完整的同學功能,可以直接投入到使用中,但是為了5G通訊技術考慮,我們打算等到空間站完成了再進行聯調……”
馬院士的意思是,喵星集團的太空衛星通訊網絡是有一個核心的,而通訊中心空間站就是這個網絡的核心,為了以后不返工多做事情,最好現在就一步到位。
在他們談話言語中,最后一艘電磁火箭被發射升空,里面裝載的是五具“替身機器人”和五十部“九尾貓”型號的小助手。
很快控制臺的人表示電磁火箭已經進入近地軌道,并且“星空引擎”正常點火,只需等待一段時間飛行后,才會到達同步軌道的指定位置。
“那么現在看來沒有什么問題了,我們只需等候消息就行!”馬院士示意其他參觀者可以離開了,就算繼續等待下去也沒有什么用,還不如讓人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