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好辦法!”
李茂業對此沒有發表意見,他認為這就跟人格和記憶一樣,無人機上的智能芯片是人格的話,那么服務器里存儲的就是它的記憶數據了。
眾多無人機的戰斗數據匯總到一起,然后通過服務器來進行同步,使得幽靈殺手無人機的智能表現得到了很大提升,它們對于目標的判斷開始趨近與人類,能夠更快更敏銳的做出判斷,增強了它對光學系統之中目標的判斷能力,強化了他的戰術反應能力。
這種做法已經有點像“蜂后智能網絡”的雛形,只不過是非常原始的樣子,而且專家們也沒有辦法利用量子計算機當作服務器,只能使用現有的超級計算機來處理數據。
“這樣做不會有問題吧?”軍方代表不懂技術,只是覺得這樣做非常牛逼的樣子。
“保證沒事,只不過作戰效能可以提升一倍左右,是很不錯的注意!”李茂業隨口扯了個數值出來,反正沒人能反駁他的判斷。
搞到現在,差不多大半年過去了,千呼萬喚的無人機空母“貓堡”樣機終于完成,即將開始一項項試飛實驗,估計會從低空滑行開始,然后是長距離奔襲能力等等。
雖然“貓堡”是李茂業親自設計,但是當他看到成品時,發現這玩意果真比圖紙里的樣子好看多了,體型也大了許多,就跟街機《雷電》里面的超級轟炸機似得,巨大的機翼和機身能夠將整個游戲屏幕遮擋住。
“速度還是比設計快些,估計能夠上到700公里每小時,不過這只是推測數據,最終還得測試過之后才能給出實際結果。”陳總工自豪的向李茂業介紹道。
雖然名義上李茂業才是這個項目的總負責人,但實際上他這個家伙做事非常咸魚,只是把設計資料丟給其他人就不管了,真正的負責人才是陳總工。
如此龐大的空中堡壘上了天就跟活靶子一樣,要是沒有幽靈殺手在身旁護衛,恐怕一枚導彈就能把它給擊落,但是“貓堡”本來就不用親自上前線,它只需在遠離戰場釋放出無人子機就能打擊敵人。
“作戰半徑六千五百公里,升限一萬八千米,滿載三百架幽靈殺手,如此強大的空中兵器就算是白頭鷹遇上了也會退避三舍吧!”
這里的作戰半徑跟傳統含義不太相同,它是指“貓堡”能夠隔著六千多公里派出無人機出來作戰,并不需要無人機空母上到前線去。
“再多造幾艘這樣的空母就好了!”
空軍兔的大佬們顯得激動不已,全都圍著“貓堡”上下打量,總算兔子手中有一樣東西能壓過白頭鷹了。
當年海灣戰爭時,白頭鷹的表現可是嚇得兔子夾起尾巴做人,韜光養晦了好長一段時間,在長達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外科手術式”空中打擊作戰理論如同陰影一般籠罩在兔子頭上。
事實上,種花家這邊沒有能夠阻擋白頭鷹空軍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