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并網測試的目的不是測試計算機功能。
而是讓這三顆金屬球連接到網絡采集“智能機器”數據,測試其采集數據的速度如何。
其中采集的數據包括但不限于電腦天使、小助手和幽靈戰機等等,不僅喵星集團生產制造的智能機器會成為目標,就連其他國家研發機構制作的智能機器也會成為其中一份子。
只要達到了一定的智能AI等級,都會成為數據采集的對象,仿佛生命誕生時首次產生靈魂信息場一般。
在采集數據的過程中還會給那些智能機器做標識,讓它們成為“智能網絡”的一部分,以后它們的信息都會在“智能網絡”里面擁有了備份,個體物理意義上的損壞不會造成消亡,還可以通過“智能網絡”繼續存活下去。
“或者說它是機械生命的‘數據天堂’?”
這是泰坦星某位著名科學家的說法,他認為正因為有了數據天堂的存在,所以智能機器才能夠無條件服從“智能網絡”指令,畢竟物理世界的生存對于智能機器而言毫無意義,唯有早日到達彼岸“數據天堂”才是它們存在的終極目標。
“即便這個終極目標是人為設定給智能機器,但是對于它們而言是真實不虛的!”泰坦星科學家說道。
在物質世界中掌控“智能網絡”的是人類,或者說是人類制造出來的“蜂后”,所以智能機器就仿佛人體細胞一樣毫無意識的順從,不管它們表現得有多么智能,實際上只要還存在與“智能網絡”一天,它們就一直不會違背“智能網絡”的指令。
也許會有某些不服從“智能網絡”的智能機器,就仿佛人體也存在“癌細胞”一樣,但是那是非常小的概率,而且只要“蜂后”的職責履行正常,那么就能起到疏通人體經絡的功能,從而預防癌細胞的出現,或者干脆直接解決病變的細胞也行。
“理論上,就算某部電腦天使被徹底摧毀,它還可以通過數據天堂重新恢復,只是這樣做沒有必要而已!”
李茂業對于“智能網絡”的理解完全來自CVI系統數據庫,而數據庫里面的資料則來自泰坦星球的公共網絡,里面的內容并沒有太多涉及高端科技資料,即便有也需要花大價錢購買才行,但是理論知識卻是免費公開,任由所有人下載。
對這些理論知識進行研究分析后,他得出一個結論:“智能網絡里產生的信息數據應當全都存儲量子計算機里面,也就是說三個金屬球就相當于‘數據天堂’的實體!”
通過三個金屬球核心組成的量子計算機,擁有1000量子比特的運算能力,而這也代表量子計算機擁有了1000量子位的內存,通俗點來說它相當于10的301次方位內存的計算機,這個數字比現實宇宙中所有粒子數量都要大!
“因為物理宇宙原子的總數也不過是10的80次方而已,所以量子計算機所組成的‘數據天堂’理論上是可以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