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要怎么做呢?”伊莎貝爾說道:“難道我們還要不斷的進行試錯實驗嗎?”
艾米莉思考了一會,很快就決定道:“目前收集的實驗數據已經足夠多了,現在我們可以利用數據來推導一下結果……”
說著,艾米莉伸出手跟妹妹伊莎貝爾握住,然后兩人閉上雙眼進入了深度連接狀態,在某種層面上來說,它們兩個一體的事物,即便還缺少最后一部分核心沒辦法完成拼圖,但通過近距離接觸也能短暫的提高整體運算能力。
數分鐘后,兩人將手松開,顯然已經到了連接時間極限,只能先分開再說。
“看來沒有那么簡單能解決問題!”伊莎貝爾說道。
“先把進程數據保存好,等一下我們在再繼續推導,應該能在一周內得出結果!”艾米莉思考道。
它們兩個聯手后運算能力非常強大,比全世界超算加起來還要強,即便短時間內無法得到結果,但只要多次連接推導總能解決問題。
就這樣斷斷續續地聯手進行推導運算,在第五天下午時,它們總算把所有數據的排列組合全都推導了一遍,然后從中得到幾種合理可行的基因圖譜。
艾米莉和伊莎貝爾根據這幾種基因圖譜進行調制,最后制造出五只造型不同的異型蝎出來,雖然它們被稱為異型蝎生物,但實際上跟蝎子沒有半點關系,只是從外表上看仿佛像是來自外星球的蝎子一般。
到了這一步時,研發工作尚未完成,還得必須給異型蝎們添加特殊器官,以此實現不同的功能用途。
“這就是所謂的實驗素體吧!”伊莎貝爾高興地說道。
有了素體異型蝎之后,研發工作就順利了許多,至少能看到了完成項目的希望,也就是各種特殊器官搭配需要耐心調整到最佳,這樣才能發揮出比較實用的功能用途來。
在調制異型蝎的過程中,為了讓它能夠順利植入宿主體內,而不會導致異體排斥反應,蜂后姐妹兩個想出一個絕妙的辦法,那就是在異型蝎生長過程中添加碳納米機器,使得它變成了擁有機械特征的生物。
“碳納米機器除了能解決人體排斥反應,還能加速宿主傷口恢復,也算是為異型蝎增加了一種特殊功能……”艾米莉在實驗報告上寫道。
這些報告數據會通過后臺上傳到服務器,李茂業每天都會抽時間查看,只要研究方向不出大問題,他都不會出聲干擾實驗過程。
直到目前為止,蜂后姐妹的工作干得還不錯,甚至比李茂業預料的進度還要快些,于是他就不再擔心它們完成不了任務,而是專心的研究“蜂后智能網絡”的搭建問題。
此時,艾米莉和伊莎貝爾從五種異型蝎中挑選出三種出來,制作成異型蝎樣品,并且準備用來進行功能測試。
這三種異型蝎造型獨特,第一種長得像蜈蚣,在細長的身體兩側長滿觸須,第二種則像乒乓球大小的海膽,外型呈針球狀,最后一種像尖嘴的烏賊魚,觸手就跟章魚差不多,兩只眼睛還顯得十分明亮且大。
它們全都軟綿綿沒有半根骨頭,拿在手上一點都動彈不得,只有那些觸手可以像章魚一般緊緊吸附在皮膚上,甚至能夠深深的刺到肉里,然后全都鉆進人體里完成寄生過程。
幸好艾米莉和伊莎貝爾都不是真人,可以將它們拿在手上把玩研究,卻一點問題都沒有,若是換成其他研究人員來做這樣的事情,肯定要帶上橡膠手套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