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表示自己孤陋寡聞,真的沒想過藍星上也有生物建筑種族生存著,難道是什么稀有罕見的動物?
“比如說烏龜和蝸牛,你看它們就背著自己的房子到處走,而且房子還能跟著自己的體型來長大!”
“可是你說的是給人類居住的房子,總不能調制一種異種生物寄生到人體里,然后讓人類自己長出房子吧?”
“那怎么可能!”李茂業連忙搖頭說道:“我只是隨便舉個例子而已,實際上這種生物建筑比烏龜殼還要堅韌可靠,而且還能根據調制來設計它最終成長的樣子,屬于一種非常方便的建筑技術。”
說著,他拿出了自己早就準備好的設計模擬圖,上面是一棟深紫色的生物建筑大樓,占地面積有幾千平方米,造型就像一個豎起來的巨型雞蛋,底部還有圓盤狀的根基固定,頂部有一百多米高。
本來李茂業還能設計得大一些,不過為了降低技術研發難度,不至于步子邁的太大扯到了蛋蛋,他才專門設計小一些,也好先驗證了技術可行性后,再想辦法弄出像山一般大的生物建筑出來。
“你是說生物建筑技術可以在月球上建造基地?”周林看著眼前雞蛋般的建造模型,有些搞不清大佬的想法。
“那是最終要實現的目標,先把地球上的生物建筑技術搞定了再說!”
李茂業不期待技術研發能一步到位,其實能做到實用市場化程度,那已經是非常了不得的黑科技了。
試想一下,以后建造房子或摩天大樓時,不需要鋼筋水泥或石油化學的材料,只需在地上挖出一個培養池,灌入足夠多的營養物質,然后再把早就調制好的異種生物丟進去,接著只需等待它成長起來就可以了。
或許摩天大樓還需要持續不斷的注入培養基等營養物質,但是對于傳統的建筑業來說,這種做法建筑就跟仙家手段差不多,以后想造房子大樓什么的,只需播種下去就可以了。
更關鍵的是,生物建筑居住起來冬暖夏涼,而且還不會有蚊蟲螞蟻蟑螂老鼠,甚至就連灰塵都幾乎沒有,簡直就像跟無菌實驗室一樣干凈。
如果能夠發展到高階水平,還能將生物建筑種到外太空星球,比如月球或者小行星上面,它們自帶了維生系統防護罩,能夠將自然而然的形成空氣泡,并且隔絕大部分宇宙射線,以此保護建筑內部的人類。
至于這類生物建筑的維護成本,那更是低得可怕,只需定期提供培養基組成的營養液,就能讓生物建筑猶如活著的生命一樣不斷的自我新陳代謝,始終能夠保持充滿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