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的秦女士聞言總算松了一口氣,她早就從其他渠道得到了相關消息,不過最好還是得到引擎發明人的肯定,那樣才算真正的確定無誤。
在秦女士看來,只要反重力引擎能夠實現量產了,那么就算白頭鷹能找到牛人進行山寨仿制,恐怕至少也要十年才能達到兔子當前的水平,然而十年時間足以改變許多事情。
正所謂一步先步步先,滾雪球之勢形成后,就不用擔心后面的追趕者能在短時間內超越自己了。
李茂業讓艾米莉帶秦女士去看引擎生產線,目前實驗室里已經建成一條實驗性生產線進入投產階段,完全自動機械化生產的情況下,能夠做到日產十臺反重力引擎。
“十臺而已嗎?”
秦女士皺了皺眉頭,她不清楚十臺算不算多,畢竟在世界工廠的生產數據里面,沒有成百上千臺日產數量,似乎數量單位有問題一樣。
“十臺只是試運行的數量,等到正式投產就可以達到上百臺,甚至更高的數量級單位!”艾米莉微笑著解釋說。
聽到這番話后,秦女士的眉頭總算展開來,并且點頭笑道:“我就說嘛,十臺聽起來似乎少了點。”
引擎生產線在一個全封閉式的廠房內,透過旁邊的透明鋼化玻璃可以看到里面的生產方式,只見除了如林而立的機械手臂外,還有十部特制小助手機器人在里面來回移動,它們負責排除生產線上的一切細小問題。
更讓秦女士感到驚訝的是,生產流水線上的零部件全都漂浮在半空中,仿佛完全不受重力束縛一樣,任由慣性和無形力量的牽引帶動,自動的飛行聚合、拼裝、組合成為一個個完整的引擎,就好像被施展了魔法一樣。
艾米莉注意到秦女士的表情,于是笑著解釋道:“引擎生產制造必須要在反重力引擎作用范圍內進行,否則脫離了這個區域范圍就會制造失敗。”
這就好比想要有雞,就必須要有蛋,可是想要有蛋,就得要有雞!
要是想從無到有,恐怕再給人類五百年時間都搞不出來,除非研發人員也有CVI系統輔助,能夠跳出這個該死的循環需求。
秦女士卻想得更多一些,她追問道:“要是其他國家也獲得反重力引擎,那他們是否也能用來制造引擎生產線?”
艾米莉聞言就知道有關部門在擔心什么,于是詳細解釋道:“并不是所有反重力引擎都能拿來用到引擎生產上的,因為我們可以在引擎精度方面進行了限制……”
簡單的來講,實驗室目前生產制造的都是高精度的引擎,但是真正運用到太空飛船上時,這些就屬于低精度實用性引擎,它并不影響引擎使用,但是卻會影響將它用來生產引擎裝置。
除了正在實驗性生產的生產線外,喵星實驗室還在復制另一條生產線,這條生產線上制造出來的引擎則屬于實用性低精度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