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從外表看來,就好像一只巨大的甲殼蟲,首先看到的是灰黑色表層外殼,上面有多個白色圓形薄膜,似乎是建筑窗戶的樣子,此外建筑周圍還有延伸出去的通道走廊,看起來有點想蟲子的肢節。
火星人?
眾人第一個念頭就是認為,自己發現了火星人的建筑,可是根據計算機記錄顯示,在幾天之前這里還是空無一物的平原,而記錄是NASA提供的數據,不太可能會有錯誤。
看到這棟奇怪詭異的建筑物后,星艦飛船上的乘員們全都看向指令長,想要從他那里獲得命令,就算是立即調頭返航也會有人聽從。
指令長卻不知降落還是等待藍星上發來指示,正當他糾結的時候,突然星艦飛船上的通訊器接收到火星建筑上發來的對話請求,而且還是用藍星人類科技的通用格式。
“指令長!”負責通訊問題的宇航員喊道。
指令長下定決心說:“接通吧!”
或許他們這次不僅成為人類登陸火星第一人,還能成為第三類接觸的第一人,還有就是希望火星人能夠對他們友善一點,不要上來就開干就行。
正當星艦指令長下令時,藍星上的觀眾和息壤世界用戶們也發現了這個異狀,雖然他們有幾分鐘的信號延遲,但是很快有人發現火星上的奇特詭異的建筑。
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在討論這個建筑來歷時,唯有喵星實驗室的人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情,他們一眼就發現這個建筑其實就是最新研發出來的太空生物建筑。
這種太空生物建筑能夠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中生長,而且還能自帶生命維持系統,給建筑內的生命提供足夠的氧氣、水份和營養,它還能承受將各種廢水廢渣重新回收利用。
簡單的來說,生物建筑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循環系統,只要有足夠的培養基液體,甚至能夠讓生物建筑和里面的居民持續成百上千年而不會出問題。
很快不僅實驗室的人發現了真相,種花家有關部門的人也反應過來,就連許多關心時事新聞的兔子也猜到了。
“那個建筑就是喵星集團的生物建筑吧?”有人在網上問道。
“看起來很像,但是從未見過這種型號的生物建筑,也許是最新研制成功的新型產品吧?”其他人回答說。
“那當然了,畢竟一個是在藍星地表使用,另一個是在火星上面使用,兩個星球的環境都不一樣,怎么可能還能使用同樣型號的生物建筑?”懂行帝分析道。
與此同時,星艦上指令長也得知了奇怪建筑主人的身份,頓時感到一陣凌亂不堪,張口結舌地問道:“你、你是喵星實驗室的貓爺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