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小型恐龍,頭部象鳥,有爪和翅膀,能夠短距離飛行,是恐爪龍類的祖先。
在第一枚胚胎克隆出來后,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再接再厲,不斷的修復恐龍胚胎體內的錯誤基因鏈信息,繼續克隆出更完整的恐龍胚胎。
這些恐龍胚胎的體內基因信息只有小部分來自琥珀里的恐龍組織,大部分是量子計算機根據現存恐龍遠親的基因圖譜反向推算補齊,終于獲得了完美版本的恐龍基因圖譜。
“河圖洛書計劃”的項目工作人員通過克隆肉技術,將這個恐龍基因圖譜導入空白的干細胞里面,然后啟動克隆程序,最終得到了一頭健康的始祖鳥恐龍。
看著它的成年體形象,李茂業很快認可了項目組成員的工作成果,認為他們做到了前人做不到的事情。
“恭喜諸位,這項技術獲得成果離不開大家的努力!”李茂業鼓掌說道。
畢竟基因修復酶是項目組的研究成果,其中除了使用到克隆肉技術外,其他的工作全都是組員的成就,而李茂業只不過是提供了一個大致的方向。
克隆出來的恐龍不止一頭,項目組總共克隆了七頭出來,此時它們全都放在暖房里面養著,看看最終能否恢復族群的數量水平。
“暖房里的溫度比外面熱多了,而且濕度也非常高,含氧量也高出外界很多…….因為侏羅紀時代的環境跟現在藍星環境相差太大了,我們恐怕沒有辦法放出去散養!”
項目負責人向李茂業介紹著詳細情況,幸虧克隆復制出來的不是大型恐龍,否則僅僅打造適合恐龍生存的環境,那就是一個大問題。
暖房恐怕是用不上了,畢竟世界上還沒有那個暖房能夠用來養育幾噸重的生物,畢竟這種大型生物的活動范圍極大,僅僅一個小籠子是無法滿足需求的。
恐龍復活的新聞消息很是轟動了一陣子。
即便在人類已經踏足太陽系八大行星,還在火星上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太空殖民運動,藍星上發生的事情依舊是全人類的關注重點。
尤其是這種史前生物重返人間的事情,更是刺激得好萊塢進入了創作高峰,產出了大量跟恐龍有關的電視電影。
其中《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再次火熱起來,讓斯皮爾伯格大賺了一筆,這老小子自從使用了抗衰老藥劑后,不僅年輕了三十多歲,還跟變得越發精力充沛起來,連續拍了好幾部跟恐龍巨獸相關的電影。
“啥?他們想要借我們的恐龍去拍電影?”李茂業獲悉這個消息時,有些不能理解好萊塢電影人的想法。
畢竟始祖鳥恐龍不是霸王龍那種兇猛巨獸,就算是上了電影屏幕也營造不出那種扣人心弦的氛圍,拿來當作電影背景還差不多。
本來這種事情不需要找李茂業來詢問,不過他剛好來到恐龍克隆課題的項目組,于是負責人就提了一下。
“也許人家有特別的創意想法吧!”負責人解釋道。
根據相關的資料來看,好萊塢給的條件很不錯,不僅包圓了拍攝期間恐龍飼養費用,還上了天價保險金,如果丟失或弄傷了始祖鳥恐龍,那賠償的費用至少都是以億為單位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