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大海上的浮游垃圾基本上清理干凈,原本喵星集團打算用百年時間清潔海洋,結果只花了二十年時間不到,就已經把絕大部分海面垃圾分解回收。
這其中除了喵星集團發揮出巨大作用外,還因為各國政府的鼎力支持,以及環保組織的全力配合。
比如說白頭鷹五大湖區和連綿森林草原區的修復,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喵星集團的環保黑科技產品,才能把這些重金屬污染物和有毒有機物全都吸收分解。
如今種花家的類似污染也早就處理干凈,藍星許多地區都恢復了人類工業化前的環境,重新擁有了清潔空氣和水資源。
正因為如此,大批滅絕物種重新回到自然環境中,很快就能夠適應下來,人類只需專注于保護它們不受干擾就行。
“真是夢幻一般的年代!”不少人這般感嘆道。
特別是隨著“赤道環空間站”的建造擴大,加劇了這種現象的擴散,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赤道環”進入太空,前往其他星球和太空城市。
其實目前人類殖民的星球主要是火星,月球上自然也有不少人,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建造在小行星上太空殖民城市,這種基本上都屬于資源城市,只所以有人類在這里定居,主要是為了獲得小行星上的豐富資源。
當小行星的資源開采得七七八八的時候,上面的太空殖民城市自然就會推動著整個小行星前往其他區域,尋找下一刻資源小行星定居,如此不斷的維持太空城市居民的收入,從而實現了太空游牧民族的轉變。
不管怎么樣,藍星作為人類起源的母星,它的地位始終非常特殊,而作為人類家園門檻的“赤道環”更是成為至關重要的中轉站。
隨著它的影響力變大,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進來,而以白頭鷹為首的西方國家想要給它另取一個名字。
“‘赤道環空間站’實在是太直白了點,不如叫做‘尼伯龍根指環’吧!”白頭鷹的人建議道。
這是在太空開發合作組會議上的提案,本來種花家給它的命名已經獲得通過,結果白頭鷹等國家的這個改名舉動,著實讓人感到很不爽。
最終討論的結果,自然是保持“赤道環”的原名不變,就算白頭鷹等國家再怎么鬧騰,也沒有辦法改變現狀。
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
現在的情況已經跟過去完全不同了,要是讓兔子感到不爽的話,完全可以翻桌子不跟其他國家一起玩,到時候恐怕太空開發合作組都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為了照顧兔子的情緒,白頭鷹最后只能把提議給撤掉,然后還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臺階,說是等“赤道環”建好之后,他們打算沿著“子午線”的方向再建造一個環狀的同步空間站,而且這個空間站就叫做“尼伯龍根指環”!
設想總歸是美好的,但是這個指環就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夠兌現了,恐怕等到“赤道環”建好一兩百年,這個指環都還沒有辦法動工!
反正這種幾百年后的計劃,現在吹噓一下也不打緊,就算到時候這些計劃提出者還活著,恐怕其他人早就忘記了相關內容了。
隨著“赤道環”的建造,人類進出藍星的難度越來越低,許多人都前往太空定居,可是藍星的氣溫并沒有因此下降多少,反而全球溫度不斷攀升,甚至兩極冰川都因此融化了一大半。
海水逐漸淹沒了海岸,海平面也不斷的上升,使得許多有名的海濱城市因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