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現在已經掌握了星際旅行技術,早就應該搬遷出去,把藍星讓位于其他物種生息繁衍,說不定再過幾千萬年又會演化出一個新的智慧物種,到時候人類就不再是孤單一人了。
當然這種想法太過于理想化,或許幾千萬年后,人類就像火星文明那樣早就化為烏有,只在某些地方留下了文明遺跡,讓后面起來的智慧生命從其中學到教訓。
總而言之,藍星上人類將各種采礦業停工后,并且停止了對地表制造污染,讓行星生態得到了良好的修復,從而使得藍星越來越有可能進入生命大爆發的紀元。
從地質研究的藍星歷史來看,每隔2.5億年左右就會迎來一次生命大爆發,而這也正好是藍星所在太陽系圍繞銀河中心的旋轉周期。
從某種意義來看,這里面確實有原理不明的因果關系,至于是否星系大氣和塵埃的密度所致,那就無人知曉了。
種花家雖然損失了大片沿海地區的菁華部分,但是卻能輕而易舉地迫使這些地區的人才流往太空,從而極大的推進了火星殖民工程。
不僅沿海大城市的人往天上跑,就連內陸居民也都拼著老命要擠上太空飛船,就跟當初全國人民爭下海的景象一樣。
至于空出來的村莊小鎮,要么變成某種旅游場所,要么干脆就變成自然保護區,特別是火星磁場重塑后,星球大氣已經能夠保留下來,來自太空墜落的水資源也變多了起來。
種種條件變化,然后加上生物建筑城市對周邊自然環境的影響,使得火星城市保護層外面十多米的區域開始能夠讓動植物生存。
此種現象的誕生,刺激了不少藍星人類來到火星定居,很快整個星球上的人口就突破一億,然后是兩億和三億……
這個星球上的人類絕大多數都是來自種花家的兔子,主要原因是其他國家沒有足夠多的太空飛船,就算喵星太空愿意搭載其他國人民去火星殖民,他們也很難在這么惡劣的星球環境生存。
原因非常簡單,其他國家沒有生物建筑技術,即便能夠從喵星集團手中購買到數量極少的生物建筑原蟲,他們也無法建造大規模的生物建筑群落,從而缺少可居住的火星區域,也就很難在這個地方殖民扎根。
總之,在李茂業跟喵星集團的努力下,種花家的兔子已經在火星上站穩了腳步,其他國家還想在后面插進來,恐怕已經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要做到這種程度其實挺不容易的,首先得要保證所有殖民地的人口有飯吃,即便政府掌握了克隆肉技術能夠輕易滿足每個人生存需求,可是依舊得要給他們找事情干。
沒有工作的人就會胡思亂想,然后鬧出許多問題,如果是在藍星地表的話,或許影響不會太大,可是在火星殖民城市這種地方出現乞丐或者混子,那影響就一定小不了。
更關鍵的是,現在人類壽命極大延長,工作年份可不是六十五歲就可以退休了,而是要干到一百五十歲才能領取退休金,而且最多只能領五十年。
如果五十年后人還沒死,那就得要繼續尋找工作,反正那個時候也就剛剛進入中年而已,還算得上當打之年。
話說人們把火星當成一個偏遠地區來看,而不是覺得它在另一個星球,全靠量子通訊技術和超級方便的太空游輪,使得人們跟另一個星球的交流溝通極為容易。
尤其是量子通訊技術的誕生,讓人類前往光年之外的區域,也能夠跟藍星上的人進行即時通訊,如此強大方便的通訊技術,使得人類探索星系之外的星球變得輕松了許多。
只不過現在能夠脫離太陽系前往其他星球的只有兔子,白頭鷹等國家還在太空開發合作組里扯皮,誰叫他們手上沒有足夠多的籌碼來交換技術,所以只能先繼續談著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