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樣子有點回到過去幾千萬年前的樣子,那個時候藍星的動植物比現在要茂盛多得多,在冰河時代發生前,藍星全球的平均氣溫要比現在高許多!”
整天來看,人類受到了很大損失,基本上有名的海濱城市全都被海水淹沒了,只有少數幾個海濱城市還能堅持下來。
或許藍星氣溫上升是大自然的自我平衡,只有這樣才能將發展太過于兇猛的人類限速一下,甚至有可能會重現幾千年前的大洪水呢!
“嗯,很有可能!”
李茂業推演了一下,在沒有喵星科技的世界里,氣溫上升后人類許多城市被海水淹沒,動植物則迎來了一次生長大爆發。
這或許就是藍星的自我調節方式,不管是氣溫上升導致海平面上漲,還是突然爆發各種瘟疫疾病等等,其實都是藍星大自然系統的再平衡。
看過這些資料內容后,李茂業總算是放心了,看來藍星已經在修復人類造成的破壞,然后人類也到了太空時代,很快人類發現太空更加適合自己居住。
“這種變化一旦成型,那么就很難在回去了!”
李茂業認為按照目前狀況來看,確實可以讓人類走出太陽系去探索其他星系了,而這個過程中自然也包括了尋找高能隕石。
接下來,李茂業就投入到能量護盾技術的研發之中,根據系統模擬測試,目前的曲率折疊引擎還有很大的潛能沒有發揮出來。
護盾技術研究工作主要是理論計算,還有就是用超級量子計算機進行模擬,反倒CVI系統使用的次數降低了。
因為整個過程其實花費不了多少時間,李茂業對實驗室其他人提交了研發方案,但是必須要等到計算機模擬結果出來后,才能進行實驗室研制工作。
“模擬通過了!”研究人員報告道。
這個結果并沒有出乎意料,于是該項目的研究人員立即行動起來,他們也想看看曲率引擎制造的能量護盾是什么樣子。
“根據大佬的說法,當曲率引擎在進行跳躍的時候,會將飛船所在的空間隔離出來,然后……”
研發部門里的人不斷的討論該項技術原理,雖然缺少基礎理論支撐,但是不會影響他們對技術的應用。
按照他們的推測,曲率引擎運行后就能形成空間折疊,這種狀態下是無法它所折疊的空間造成破壞,如此飛船就能夠很好的保護起來。
然后不將飛船所在的空間拋擲出去,這樣就可以一直保持空間折疊狀態,然而它的空間相對位置卻沒有改變,還是停留在原地不動。
“換句話來說,眼下的護盾其實是讓曲率引擎保持空間折疊狀態就行了?”
“應該就是如此!”
大家討論得出結果后,那就要用實驗來證明它,也就是用一臺曲率引擎來制造能量護盾看看!
成功了的話,就可以當做理論推測成功。
失敗了也不要緊,還可以換另一個角度去解釋,或許還能搞懂曲率引擎的基本原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