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丸居然是穿過去了!”
“怪不得一點影響都沒有,原來彈丸和飛船的空間并沒有重疊!”
這次跟隨過來測試的專家大多都是喵星實驗室的人員,他們對曲率引擎研究了好久,即便沒有真正弄懂其中的工作原理,但也總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經驗。
既然護盾發生器就是通過曲率引擎來進行工作,那么就能夠借助現有的研究推論來解釋眼前的現象,關鍵是光頭大佬也給出了不少提示。
“肯定是曲率引擎將飛船所在的空間折疊起來了,雖然在我們看來彈丸撞擊飛船時,它們的位置已經重疊,但實際上兩者是在不同的空間,所以才會出現剛才那神奇的一幕!”
“不僅飛船本身的空間被折疊了,其實是能量護罩所在的空間被折疊,而且這個折疊會讓飛船幾乎不受一切物理攻擊的影響!”
“目前看來,確實只能如此解釋!”
大家覺得只測試一兩次不行,必須要多測試幾次才能得出準確的數據,于是讓其他飛船也加入到測試當中,這次攻擊的飛船部位就不做限制了。
只見包裹在淡黃色半透明能量護罩的測試飛船,在五艘軍艦的圍攻下,護罩表層上不斷的閃耀出亮光,這是彈丸跟能量護罩重疊后發生的現象。
根據護盾測試飛船上的儀器數據來看,威力超強的電磁炮對能量護盾影響最小,連續發射了上百枚彈丸都無法將飛船能量減少百分之一。
“能量肯定會有損耗,不過相對于維持能量護罩的耗能相比,電磁炮的攻擊就連撓癢癢都算不上了!”專家們總結分析道。
怪不得飛船能夠在曲率跳躍過程中不怕跟太空行星相撞,原來它們根本就不在同一個空間,于是飛船曲率跳躍時,不怕太空灰塵、隕石和小行星等物理意義上的障礙物。
“物理攻擊幾乎免疫!”專家在筆記上寫到。
不過這只是測試階段的其中一個步驟,還有不少攻擊方式需要進行測試,比如說激光能量炮,從各方面的數據判斷來看,能量護盾肯定會受激光炮的影響。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當護盾測試飛船受到激光炮的攻擊時,只見激光炮被能量護罩給擋住,并且在淡黃色護罩上閃耀出藍色的光芒。
這次激光炮沒有像電磁炮那樣透體而過,它完全被護盾給擋住了,使得飛船本身一點影響都沒有。
與此同時,護盾測試飛船上的能量不斷下跌,在所有飛船都加入到攻擊測試中時,能量護盾下跌的速度更快了。
“嗯,能夠承受非常高強度的激光炮攻擊!”
“是的,按照護盾測試非常的能量下降的速度來看,就算再把激光炮攻擊威力提升一百倍都需要很久才能讓能源系統過載……”
在如此長的時間里,飛船早就能夠通過曲率跳躍的方式逃出包圍圈,就算不逃跑也能夠做出有效反擊,很大概率上能夠反殺圍攻自己的太空飛船。
“有了能量護盾,飛船就很難被擊毀了!”專家們十分高興地說道。
只是如此一來,人類太空軍艦就不是矛比盾要強了,而是要徹底反過來了,盾比矛要遠遠的強大,使得一艘擁有能量護盾的飛船能夠屠殺一支普通太空軍!
“繼續測試其他武器吧?”測試主管發話道。
這次要測試的是粒子武器,根據武器專家的看法,粒子武器跟激光武器一樣,能夠給能量護盾造成傷害,但是攻擊效果是否比激光武器要強,那就得測試過之后才能確定了。
“粒子武器,發射!”
只見計算機模擬畫面中,一團白色光球一般的物質從粒子武器炮口噴出,撞上能量護盾時,跟激光炮一樣閃耀出光芒。
在太空戰艦的粒子炮攻擊下,護盾測試飛船受到了很大影響,它能夠極大程度的降低護盾能量,比激光炮攻擊的效率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