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不會是這些小灰人有什么問題,以致科技文明發展緩慢?”專家們猜測道。
不管怎么樣,小灰人的尸體和飛船殘骸很快被傳送回來,在生物科學大佬的親自主持下,開始了解剖小灰人的工作。
但是為了減少意外風險,避免受到小灰人身上的病菌感染,大佬們都是通過替身機器人遠程遙控進行尸檢工作。
自從替身機器人被發明后,越來越多人喜歡用這種方式來參與戶外活動,尤其是加上量子通訊技術,更是讓人躺在休眠艙足不出戶就能游遍整個太陽系。
更為重要的是,喵星實驗室在休眠艙里增加了“龜息”功能模塊,能夠讓人體處于緩慢修復的狀態,從而保持身體健康和青春永駐。
李茂業沒有參與小灰人的解剖工作,但是相關工作報告很快就遞到了他面前,上面有各位大佬對小灰人尸檢的結論。
“哦?小灰人體內只有20條染色體,而且沒有區分性別的基因?”
他一目十行連翻了幾頁,很快被上面某個結論嚇了一跳:“每個小灰人的基因都相同,所以它們應當全都是克隆生命?”
染色體數量比人類少,說明小灰人在身體素質方面要低過人類許多,很有可能會導致小灰人的進化很早就已經停止不前。
至于無性別什么的,很有可能是小灰人依靠克隆技術繁衍種族,所以早早就用不上自然生育功能,那么沒有性別也就相當正常。
其他的報告內容就是小灰人的戰艦解析,有關專家早就把戰艦殘骸拆解了下來,利用藍星科技理論去研究后,發現上面除了部分科技無法理解,剩下的基本上還在人類科學理解范疇里。
讓人類喜出望外的是,小灰人的曲率引擎技術和能量護盾更像藍星科技,不像喵星黑科技那樣,必須要從頭開始學習理解才能掌握……
“竟然有這種事情?”
李茂業對小灰人產生興趣來,至少在科技上來看,小灰人跟泰坦星殊途同歸,有很多地方可以用來借鑒一下。
有了這個重大發現后,國內的物理大牛們激動不已,連夜加班加點拆解小灰人的曲率引擎和能量護盾,試圖從中找到跟喵星科技不同的地方,并且借此反推原理。
一直以來,反重力引擎、曲率引擎和能量護盾等技術原理是藍星科學家無法逾越的天塹,雖然使用光頭大佬提供的技術能夠生產制造,可是一旦涉及到基本原理時,就能夠把所有研究者都逼瘋。
畢竟CVI系統提供的泰坦星科技產品省略了太多基礎知識,而且采用的還是跟藍星科技截然不同的次元科技,所以人類科學家無法理解倒也正常。
可是小灰人的科技卻沒有這樣的問題,除了科技代差依舊很大,讓人無法一下子掌握,卻不妨礙人們對它的理解。
況且有了另一種科技做對比,確實能夠讓科學家們眼前一亮,仿佛吹散了不少迷霧一樣,可以隱約看到其中科技發展的途徑。
李茂業也從小灰人戰艦上獲益匪淺,CVI系統因此獲得了大量的數據進行校正,并且修復了不少插件功能。
“這些就是現實宇宙常數嗎?”
為了加快數據采集速度,李茂業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獲得親眼觀察外星戰艦殘骸的許可,然后開啟著系統走在當中進行掃描。
在外人看不到的視界中,有一個進度條在飛快上漲,顯然是因為系統接觸到高等文明科技產品,從而獲得了本宇宙時空的物理參數來修復系統。
這短短一兩個小時,比過去二十幾年修復的功能模塊還要多得多,總算讓李茂業感到實力恢復了一半以上。
“要不返回亞空間里掃描一下星球祭壇,說不定還能把剩下的系統功能也修復了!”李茂業暗自猜測著。
當時他沒有注意到小灰人的科技能夠幫自己修復系統,現在想來星球祭壇上的科技含量應該更高一些,或許真的能夠實現他多年的愿望。
不過在傳送過去之前,李茂業還要先做好萬全準備,總不能千里迢迢的跑去送人頭,萬一在掃描祭壇的時候遇到小灰人大軍,那肯定得要開門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