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為如此,鄧布利多當時才會如此的憤怒,直接威壓了半個魔法界,一記“火神開道”席卷了所有人,讓他們都想起了這位本世紀最偉大的白巫師,究竟有多么的可怕。
可終究,鄧布利多還是為了這個“白”字,只能無奈地放棄。
他有能力打破一切的規矩,重新制定。
但最終,他還是沒有選擇這么做。
和伏地魔的一場斗爭,鄧布利多展露出了他強大的實力。
和吳鈺的一番交流,卻是智慧的展現。
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吳鈺勝利了。
當時的吳鈺,實力并不強,最起碼威脅不到鄧布利多那種程度。
所以吳鈺更多的是借助了當時的“勢”來完成這一切的。
無論是神圣二十八家族,魔法部,西方麻瓜界,甚至是少許哪都通在最后面的影子,都在了其中。
吳鈺融合了多個這樣團體,組成了這樣一個龐大的“勢”來和本世紀最偉大的白巫師較量了一番,掰了掰手腕。
而從最開始,吳鈺就已經想好了退路。
贏,是不可能的。
失敗了,他不會想伏地魔一樣,死得那么慘。
因為哪怕鄧布利多失智,但魔法部和這些神圣二十八家族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真的被殺了。
那樣一來,東西方的大戰必然一觸即發,作為哪都通的代表,吳鈺在西方世界的身份極為的特殊和微妙!
吳鈺從一開始就清楚這一點,所以既然自己不會死……那為什么不瘋狂的作死一把?
就這樣,吳鈺站露出了他妖孽的智商,讓鄧布利多最后都無可奈何。
因為就算是他也必須承認,吳鈺最后揉捏起來的這個“勢”太過龐大了,龐大到如果鄧布利多要按照吳鈺制定下來的規則一起來玩這場“游戲”的話,那么恐怕整個霍格沃茲都要賠進去。
而這是鄧布利多的底線,在鄧布利多最后都看不到勝利的曙光的時候,無可奈何之下的他做了一件讓吳鈺大為震驚,可有覺得是情理之中的事……
掀桌子了。
當時的吳鈺也在想,如果換成是自己,是否有這么大的勇氣做這樣的事,結果發現自己未必能夠做到如此果斷,最起碼做到及時的止損,而回去選擇在等一等,拖一拖。
現實就是如此,最后吳鈺輸了。
也印證了那句老話……再完美的謀劃,在絕對實力面前,都是那樣的不堪一擊。
鄧布利多以絕對的實力,鎮壓下了這場魔法界的混亂。
哪怕是在面對吳鈺的時候,也是如此。
因此,鄧布利多當年在和吳鈺的那一次“交鋒”當中,他贏了,也輸了。
吳鈺的“勢”徹底被瓦解,沒有了他的黏合,沒有了利益的膠著,這些人分崩離析。
而吳鈺也得到了懲罰,在阿茲卡班關押了一段時間,給了鄧布利多面子之后,被魔法部釋放了出來,由哪都通引渡回國。
至此,一切畫上了句號。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說辭。
一轉身的工夫,吳鈺甚至都沒有登上回國的飛機,就從另一個航站臺以另一個身份,再次走出了機場。
只不過這一次,他以一名哪都通員工的身份,來到了普通的世界,開始建造哪都通一百零八個海外分部的相關事宜。
無論是鄧布利多還是魔法部,都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但他們卻沒有絲毫辦法。
就這樣,之后的幾年時間里,雙方好像有了某種默契,魔法界的任何人事物,包括鄧布利多都沒有主動出現在吳鈺面前過。
而同樣,吳鈺就好像真的換了一個人,對于魔法界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樣,雙方保持著一個十分默契的態度,互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