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柯不假思索的說道。
然而匯報的軍官卻沒有動。
“你要抗命嗎?”
于柯問。
手下回答道:“將軍,送信的是我們自己的兵……您最好見上一見。”
于柯聞言心中一動,于是說道:“把人押上來。”
幾名士兵押著一人來到了于柯面前。
那人見到于柯直接跪下道:“師座……”
于柯定睛一看,發現送信之人的確自己麾下的士兵,而且還是派駐在壽江的兵呢。
這就有些意思了。
于柯一直以為壽江的守軍大概是全部都戰死了。
這一問方才知道,壽江的守軍根本沒有戰死,而是在文忠明的帶領下全部選擇了投降……
換言之,在對面已經有了數百名第三師的俘虜。
聽到這個消息,于柯內心之中的絕望又多了一層。
但不知道為何,于柯的反而有了些許輕松。
或許投降這種事情也會傳染吧。
“信呢?”于柯問。
俘虜恭恭敬敬遞上宋子瑜給的信件,然后多了一句嘴:“他們對兄弟們都還不錯,大家有吃有喝,沒有遭到虐待……”
于柯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痛苦。
正所謂三軍不可奪志。
這些兵已經喪失了斗戰的血性。
對方的手段高明啊。
自己到底面對的是一個怎樣的家伙?
失去了優越感的于柯已經恢復了正常的思考能力。
在意識到了對手值得自己賭上尊嚴去正視之后,于柯沒有責備這名投降的士兵,反而是結果信件開始看信。
因為荒原缺乏紙張,所以信件書寫在石板上。
信中閑言碎語聊了幾句家常,什么“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看得于柯頗有幾分莫名其妙。
但在信中結尾,那宋子瑜再次向自己提出了投降一事,于柯反而沒有前兩次那么抵觸了。
為什么自己沒有生氣?
于柯放下手中信件,怔怔陷入思索。
大概是因為自己手中的牌打光了緣故吧。
也因為龍山現在陷入了空前的缺水和人心浮動。
別說反攻壽江消滅敵人,現在于柯連守住龍山都沒有信心了。
現在該怎么辦呢?
于柯想了想,決定將能夠決定龍山命運的人都集中起來開個會。
這是一次重大的妥協,也是于柯心力交瘁之余做出的最后讓步。
既然自己已經無法再掌控局面,那么龍山的未來還是由大家來決定吧。
……
馬家老宅的會議室內,一眾龍山的管理者們齊聚一堂。
有資格進入大會議室的,大致分為兩個集團。
于柯坐在正中央,左手邊清一色的全部都是第三師的軍官,而右邊則坐滿了龍山聚居地的人……這里面有負責農業的陳友平,有負責城市建設的高仲平,有負責聚居地文教事業的白洵白少卿父子,有負責內政管理的公孫婉兒等。
兩幫人馬涇渭分明的坐在一個會議室內,顯得無比的不協調。
細心的人會發現,第三師這邊的軍官,清一色的全部都是武夫和軍人。
而龍山這邊,則全部都是非武力體系下的各領域人才。
事實上也是如此!
第三師在占領了龍山之后,極力閹割了龍山領導者的武性。
第三師的高層非常清楚,龍山之所以在荒原是如此的耀眼,歸根到底還是這些各個領域的人才。
這些人才齊聚一堂,打造出了荒原上唯一的這座擁有工業基礎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