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劍含璧,古來為最高規格的投降禮儀。
多少末代帝王為求家族存續做出過這樣的選擇。
看著佝僂的于師長,宋子瑜緩緩伸出手,握住其奉上來的佩劍。
這是一個簡單的交接過程,但內在含義卻十分巨大。
這代表著龍山的權力的順利轉交。
簡簡單單的一個動作,仿佛耗盡了于柯的心力。
佩劍脫手的瞬間,鋼骨鐵脊的老將軍似乎站立不穩,腳步有些踉蹌站立不穩。
一只沉穩有力的手掌搭在了老將軍的胳膊上。
“老將軍你可要站穩了。”宋子瑜關切的問道。
于柯定了定神,怔怔看著宋子瑜。
這個動作……
非常有深意。
別管宋子瑜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所為,但就這一個簡簡單單的動作,落在了所有的第三師降兵眼中,就屬于是一種態度了。
一種對投降者的照顧和示好的態度。
這是表達出“我能容你們”的態度。
看到宋子瑜這樣的行為,無形之中就像是給降兵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
宋子瑜也許知道,但也許是不知道,其實這是于柯故意位置。
于柯想用這樣一個簡單的行為來“問心”。
問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心。
昨日與龍山舊部的人談論眼前這年輕人,進取和寬仁是龍山舊部對其最推崇的地方。
于柯有些不相信,所以他要親自試一試。現在……
于柯有了自己的答案。
于柯臉上露出一絲解脫的表情,仿佛是前列腺造反多年今日又恢復了工作一般的解脫。
這表情一閃即逝,迅速隱藏在蒼老的面容下。
“宋子瑜,年輕人……以后我麾下這些兵就拜托你了。”于柯看著宋子瑜緩緩說道。
這語氣很慢,吐息很長,仿佛是行將就木之人在交代遺言。
用得著這樣嗎?
宋子瑜笑道:“老將軍莫要多心,我會好好安置他們的。”
說完這話,宋子瑜收起笑容,將佩劍遞給公孫婉兒。
也不管于柯和公孫婉兒的驚訝勁兒,宋子瑜大踏步朝著龍山城內走去。
公孫婉兒一愣,連忙捧著佩劍緊緊跟隨,而于柯則站在原地怔怔看著。
按理來說,這佩劍代表的是權柄,是象征,他卻隨手予人……
這份氣度,怔住了于柯。
于柯突然覺得,自己似乎小看了這個年輕人。
他對自己這些形式主義,根本就不在乎。
……
宋子瑜大踏步朝著龍山走去!
在宋子瑜身后,是龍山戰兵們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山呼海嘯,群情如潮。
擁躉云集者,如是也。
古來英雄者,莫過于此也。
宋子瑜大步朝著龍山城走去,然而走到城門口,卻定住了腳步。
宋子瑜盯著城門看了又看。
城門非復舊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