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恭聽完點頭回道“公孫道長言之有理,不過我們要具體怎么做呢?”
公孫勝微微笑接著說道“騎兵的作用在于它的機動性,在城內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小弟認為應該把一部分騎兵放在城外,讓他們發揮,這樣既可以更好的發揮騎兵的優勢,又可以給王慶大軍造成壓力!”
在座的兄弟都是懂兵的人,聽了公孫勝的話都理解了他的意思。
史文恭向其他兄弟問道“眾位兄弟以為如何?”
“小弟認為可行!”吳用當先回道。
“小弟也同意!”
“同意!”
“就這么干!”
看到兄弟們全都同意,史文恭想了想說道“既然如此就派幾名兄弟領騎兵藏于城外,與大名府遙相呼應攻破賊軍!”
史文恭說完看了看厲天閏幾人笑道“既然幾位兄弟已經偷襲成功過兩次,那么這領兵在外的事情就還是交由你們六位。
不過以前的一萬人有些少了,這樣給你們五萬騎兵,依然是天閏兄弟為主將,其余五位兄弟輔佐,領兵在外自行決定如何行動。
至于吃住可以在大名府周邊的其他城池安歇,不過要小心一些,別被賊人摸清規律將你們堵在城里,那可就麻煩了!”
厲天閏六人一聽史文恭還是讓他們領騎兵在外,全都非常興奮,領騎兵在外可比守城要痛快的多了!
“小弟領命!”六人一齊起身抱拳回道。
王慶自從受了兩次偷襲以后,晚上每次扎營都會在營地周圍挖上壕溝,雖然只有半人深但卻足足有三丈寬,反正有的是人一齊動手挖起來也快。
在之后的日子里史文恭并沒有派人再去偷襲,厲天閏幾人領著五萬大軍悄悄離開了,具體去了哪里就連史文恭他們都不知道,既然給了幾人自主選擇戰機的權利,也就沒有必要什么事都去關心。
王慶大軍終于來到大名府外,史文恭與一眾兄弟登上城墻向城外看去,只見王慶軍分出一部分做著警戒,其余的人則安營扎寨。
吳用看著正在挖壕溝的士兵,笑著對史文恭說道“這王慶看來是被偷襲怕了,居然在營前挖了這么寬的壕溝,當真是小心,看來天閏兄弟他們在想輕松攻進大寨是不能那么容易了!”
史文恭點點頭“正常,若是一連吃了兩次虧還沒有改進,那么王慶這個楚王也算是白當了!”
“小弟有一個問題,若是我們不出城應戰那王慶真的會讓士兵攻城嗎?”兀顏光看著城外說道。
兀顏光這個問題乍一聽像是問了一句廢話,可是吳用幾人聽完卻都沉思起來。
王慶有三十萬人,雖然被劫了兩次營但士兵卻沒犧牲多少,可是就算他依然還是三十萬人,但想要攻破城墻高大士兵充足的大名府也不太可能啊?
要知道大名府可是有三十五萬大軍,雖然厲天閏六人帶走五萬,但王慶他們并不知道。
三十萬人攻打由三十五萬人把守的大名府,怎么想怎么不對。
王慶雖然自負可是他又不傻,在兵力不如梁山,又是梁山守城的情況下,是誰給了他如此大的勇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