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里有朝廷的十萬大軍駐守,但這十萬大軍分散在其中的八座軍州也就沒有多少人了。
最主要的是這里有兵無將,普通士兵再多沒有一個勇猛的大將統領也是白搭。
大明府與濟州出兵牽制把守東京汴梁的童貫更是大材小用。
這五路軍馬中變數最大的就是登著的石寶。
這倒不是說石寶的能力不行,而是因為要跨海深入方臘老巢作戰,要知道石寶等人一旦進入杭州就相當于是一支孤軍,不要說援軍就是后勤補給都是問題。
“直接跨海攻打杭州會不會有點太冒失了,孤軍深入到還好說,后勤補給怎么辦?”林沖將心中的顧慮問了出來。
“陛下探子已經詳細打探清楚了,如今的杭州正是方臘的屯糧之地,只要我們能一戰將杭州攻下那么糧草將不會再是問題。”吳用解釋道。
林沖點點頭問道“眾位愛卿對剛才吳尚書令所說的計策有什么意見?”
“同時與三國開戰會不會有些太冒險了?畢竟萬一某一方戰事陷入膠著可能就會變得很被動!”王進出列說道。
公孫勝出列回道“以如今我濟國的實力來看,同時與三國開戰也完全不落下風。
無論是士兵人數,軍隊素質,將士的士氣,我濟國都是數一數二的,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糧草輜重等問題。
畢竟打仗除了人力以外最重要的還有財力,不過我以我濟國如今的國力來看,只要這場戰斗不是持續數年的曠日大戰,堅持兩年時間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公孫勝說得完全沒錯,濟國是一個完全靠戰爭發家的國家,雖然幾乎連年戰爭,但是因為每次打仗都能取得勝利,所以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都如同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
王進聽完感覺公孫勝說的有道理,于是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然后返回自己的位置。
王進說完之后又有幾名大臣陸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經過討論大家一致同意這個方案。
與成功后得到的回報相比,這點風險可以說不值一提。
林沖見眾大臣全都同意,當即下令讓尚書臺擬旨傳諭各處。
因為擔心石寶等人孤軍深入太過危險,林沖又下令讓厲天閏,司行方,鄔梨,兀顏光,厲天佑,戴宗,時遷,鄒淵,鄒潤,薛斗南,張韜,姚義,凌振,鄂全忠,安道全領十五萬大軍前去匯合。
并派吳用和喬道清為軍師,同時將原來兀顏光手下的二十八宿將軍剩余之人派去。
這些人分別是謝武,裴直,顧永興,俞得成,徐威,李益,祖興,高彪,順受高,國永泰,潘異,雷春,卞君保,李復,狄圣,班古兒。
這些人當初隨同兀顏延壽一同投降,在前幾次大戰之中也多有建樹。
林沖想了想最后又命人傳旨,讓在德州的龐萬春也趕去登州,與眾人一齊參與攻打方臘。
厲天閏,司行方,厲天佑,龐萬春,再加上原本就在登州的石寶,可以說都是原著中方臘手下的大將。
林沖這么安排倒不是有什么惡趣味,而是感覺他們幾個本來就都是南方人,對于南方的氣候地理,人文風氣等都很了解,打起仗來可能更事半功倍一些。
朝議結束,隨著尚書臺一道道公文派出,整個大名府乃至整個濟國都忙碌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