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二的話很直白,沒有任何花哨的修飾,但就是這么直白的話,才能引起南疆這些兵的共鳴,才能叫南疆這些兵感同深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武二的話落下,營地里許久都沒有人說話,一個個沉默地看著對方,臉上滿是后悔與自嘲,就好像剛剛那個高談闊論,把錯誤全推到燕北人身上的人,不是他們一樣。
武二見他們這副這樣,就知道自己說的話有用了,等了片刻,不見有人說話,武二才道:“會打仗的是武二,武二是治不了國的,咱們就是一群武夫,只會打仗,可光會打仗不會治國有什么用?最后還不是跟我們一樣,拼死拼活卻要餓死。我這人不會說什么大道理,我呆知道誰給我飯吃,誰讓我吃飽穿好,誰讓我的家人過好,我就跟著誰。”
武二說到這里,悄悄地看了營中其他人一眼,見其他人一個個若有所思,并沒有不恥和嘲諷,心里隱隱有幾分得意。
他就知道,他這番話還是有用的。
感同深受。
在某種清況下,他們的想法是一樣的,甚至他們這些人還不如同他有野心有抱負。
對眼前這些惜日的兄弟來說,比起榮華富貴,高官前途,讓自己吃飽,讓家人活下去,顯然是更重要,就如同當年的他。
武二也是這么過來的,自然清楚這些人要什么。是以,每一句看似樸實無華,可實際上每一句話都說到了他們的心坎里去了。
見這些人一個個在思考他的話,武二便放緩了語速,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心里有想法,有盤算,可你們更應該清楚,咱們和那些大老爺不同。打勝了仗,那些大老爺會升官發財,封地越來越多,糧食越來越多,仆人越來越多,甚至還有可能封王拜相,但咱們不行呀。咱們就是一群大老粗,大家都不認識一個,就算能打仗又如何?咱們在戰場上表現得再好,打贏了功勞也是上峰的,跟你有什么關系?你除了能吃個飽飯外,還有什么好處?”
“話不能這么說,王待我們挺好的,現在也改了規矩,我們在戰場上要立了功,那功勞就是我們的,誰也搶不走。就是我們的上峰也搶不走。”營中的南疆士兵,被武二的話打動了,但還是有人忍不住,為南瑾昭說話。
他們南瑾昭那些大老爺,確實不是一個東西,但他們的王不是壞人,待他們極好,沒有把他們當下等人看。
“對對對,就說這一次,王尋來糧食,也分給我們吃了,沒全給那些大老爺,而是每個人都分到手里,讓我們也能吃上一口白米飯。”
有人開了頭,就有更多的人,說起南瑾昭的好,“說起白米飯,那可是真的香!我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吃到白米飯,就是份量少了一些。”
“二哥,你們在……那啥,是不是天天有白米飯呢?聽說你們燕北可不差糧食。”
武二原本聽到這些人,不提地夸南瑾昭,心里有些反感,甚至怪這些人不識好歹,可他又不好打斷他們,要打斷了,指不定還以為他心虛什么的……
現在,有人問到了他,武二自是不會給其他人說話機會,立刻把話題接了過來。
不過,他并沒有回答那人的問題,而是反問眾人,“你說,要是燕北跟南疆開戰了,上戰場的是誰?”
“你說,要打仗了,沖到最前面的是誰?”
“你說,要是沒有吃飽,你們怎么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