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夫妻關系已經有了嫌隙,再也不可能回到當初了,但宋孝成對嬌玥還是有感情的,但只是那種相敬如賓的夫妻之情,沒有半點了。
五年后,來求親的鄰國來了。
因為宋麗珠是長公主,又是唯一年齡合適的公主,所以有些大臣提出讓宋麗珠去和親。即便是前世,除了安吉微的撮合,還是有這些大臣的提議的。
為了兩國和睦,讓宋麗珠去和親。
嬌玥極力反對,堅決不同意安宋麗珠和親。
因為求親不行,鄰國出兵,來勢洶洶到了兩國邊界,頗有不答應和親就兵戎相見的感覺。
于是大臣們都極力的進言,讓宋孝成同意宋麗珠去和親。宋孝成迫于朝堂壓力和邊境壓力,最終動搖了不讓宋麗珠去和親的心。
但是嬌玥依舊是極力阻攔,并且放下話,讓公主和親,除非她死了。
“玥兒啊,朕知道你舍不得珠兒,朕也舍不得,但是如果和親能夠促進兩國和平,造福兩國百姓,那珠兒就有功與我朝,是會被世代傳頌的。”宋孝成勸道。
“皇上,兩國是否能夠和平與否,不是和親能夠決定的。”嬌玥嚴肅道,“若是鄰國真有心與我國和平相處,只要不與我們兵戎相見就好了,根本不用和親這么多此一舉的,相反的,若是他們不是誠心的,那就算是把珠兒嫁過去,也無濟于事。”
什么和親能夠促成兩國和平的道理,對嬌玥來說完全就是屁話。
歷史上那些和親促使兩國友好的例子,都只是為原本想要和平共處的兩個國家的和睦錦上添花罷了。
別忘了,歷史上,也有利用和親,把眼線安插到敵國內部的,來個里應外合什么的。
所以兩國和睦這事兒,不是和親所能決定的。
“玥兒,你怎么這么不通情達理,伶牙俐齒?你以前可不是這樣的。”宋孝成有些煩躁的說道,“難不成你真要兩國兵戎相見?”
“皇上,臣妾說了,兩國是否能夠和睦相處,不兵戎相見,不是把珠兒嫁過去,就能解決的問題……”
宋孝成打斷了嬌玥的話,“皇后,你不必再說了。你一個女流之輩,不懂得國家大事,這件事你就不要再插手了,該怎么做,朕自會處理。”
宋孝成說完轉身就走了,完全不給嬌玥說話的機會。
宋孝成走后不久,宋麗珠就來到嬌玥的面前,看著愁眉不展的嬌玥,伸手握住嬌玥的手,安慰道,“母后,珠兒去和親就是了,您不要再跟父皇爭執了。”
十六歲的宋麗珠,長得和安吉玥很像,美貌無比,因為習武的緣故,她的身上既有女兒家的柔情,又有男子的剛毅氣質。
“珠兒,母后絕不同意你去和親。鄰國根本無心與我國和睦相處,他日開戰,你會成為兩軍交戰刀下的第一個亡魂。”
————我是題外與正文的分割線————
明天開啟新位面~撒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