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這種心態,下一步再涉及到其他檢修的事情,黃化照樣不敢做,還是得找日本人來幫忙。
“一個日本工程師在中國呆一天,我們要支付的勞務費是4萬日元,合將近280元人民幣,抵得上我們五六個人一個月的工資。
“如果留一個日本工程師在中國呆一年,光勞務費就要花掉10萬,這筆錢用來干點什么都夠了。”
“那依你說,該怎么辦”曹陽成沒好氣地嗆道。
潘越說的這個,還真是黃化的一個硬傷。因為自己掌握不了設備日常維護的技術,不得不按一天4萬日元的勞務費雇日本工程師駐廠幫忙,一年下來光勞務費支出就是小10萬元人民幣,這事是很難向上交代的。
可是,不這樣又能如何呢
“其實,拆一根彎管有什么復雜的黃化的操作工沒有經驗,水南化工設備安裝公司那邊有的是有經驗的鉗工,找他們過來拆幾回不就明白了”潘越說。
曹陽成冷笑道“潘處長,你這話說得也太輕松了。化安那邊的鉗工也就是裝配過咱們自己制造的設備,和人家日本的設備能比嗎
“你說找他們來拆,萬一他們拆壞了,算誰的”
“算廳里的。”潘越說,“如果一年能夠省下10萬塊錢請日本人的費用,用來做管子,七八十根也能做出來了。拆壞了大不了自己做一根換上,能費幾個錢”
“你是說,讓化安公司自己做根管子換到岡谷的設備上去”曹陽成問。
潘越說“都是鋼材,也沒有啥復雜的焊接工藝,接口就是一般的法蘭盤,化安公司怎么就做不出來了”
“你能保證和日本原廠的管子一模一樣”曹陽成逼問道。
“為什么要一模一樣呢”潘越卻被激起了斗志,“我研究過圖紙,岡谷的那根彎管,設計得很不合理,它的管頸太短,以eg噴淋捕集器連接點太近,冷熱混合,所以容易發生堵塞。
“如果修改一下設計,把頸長增加到18米左右,再加裝一個閥門,不但能夠減少堵塞,而且清洗的時候也用不著拆裝彎管,清洗效率提高三倍都不止。”
“哈潘處長,你也太異想天開了”曹陽成笑了起來,“如果有這么簡單,人家岡谷怎么會想不到人家這樣設計,肯定有人家的道理,我們如果隨便改動,到時候生產出了問題,你潘處長不用負責任,我可是要向廳里做解釋的。”
潘越嘴一張,就準備反駁曹陽成。鄭立農攔住了他,對柴煥華問道“柴總工,你覺得潘處長的建議,有沒有可取之處”
柴煥華遲疑了一下,說道“可取之處,應當還是有的,老潘當年在研究所那邊也是挑大梁的,技術上是有一套的。不過,黃化這套設備,畢竟是五個多億的投資。
“我們國家在聚酯裝置方面,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的。輕率地修改別人的設計,風險太大了。至少我們自己是不敢這樣做的。”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