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凡笑道:“老古,我好歹也是個文化人,怎么可能把話說得這么直接。不過,我向鮑勃透露的意思就是如此,他是個聰明人,能夠聽得懂的。”
“他答應了?”傅一銘問。
高凡點頭道:“當然答應了。不過,這并不是鮑勃一個人的決定,他代表的是公司的意圖。哈奇集團這種企業,是能夠分得清利害得失的。它到中國來的目的就是賺取利潤,我告訴它要賺取利潤就必須維護中國的利益,它怎么會拒絕呢?”
古坤全道:“如果是這樣,那就更好了。高凡你是不知道,省里以往吸引外資,那些外商都是獅子大開口,提出各種各樣的條件,有些條件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喪權辱國。哈奇集團如果在合作條件上不那么苛刻,對于省里來說就是福音啊。”
高凡笑笑,說道:“老古,你跟你在省里的那幾個親戚說這件事的時候,特別提醒他們一句,那就是在吸引哈奇集團的資金時,可以提出一些進一步的條件,比如要求他們幫助引進一些關鍵技術和設備,相信哈奇集團是非常樂意去做的。”
“什么意思?”古坤全皺著眉頭,一時消化不了高凡的話。
高凡道:“美國現在正在進行產業轉型,電子信息產業蓬勃興起,傳統制造業日漸式微。美國工人越來越懶,而且工資水平一漲再漲,許多傳統制造業企業都面臨著關門或者外遷的選擇。換成你是資本家,在這兩個選項中間,你會如何選?”
“和關門相比,外遷當然是更好的選擇。”傅一銘替古坤全答道。
高凡道:“正是如此。關門意味著企業的資產全部都報廢了,顆粒無收。而外遷則意味著企業的有形和無形資產還可以換一個地方發光發熱,為資本家貢獻利潤。最不濟,也還能賣一個不錯的價錢。”
“你的意思是說,省里可以請哈奇集團幫助引進這些準備從美國遷出來的企業?”古坤全聽懂了,“可是你剛才不是說這些企業都是美國要淘汰的傳統制造業企業嗎?”
“再淘汰,也比咱們強啊。”高凡道,“美國人是嫌棄傳統制造業的利潤太低,辛辛苦苦干一年,還不如在華爾街炒炒股票賺的錢更多。但咱們不在乎啊,這些企業遷到中國來,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立馬就能重新煥發生機。
“咱們省里的工業底子太差了,如果能夠利用這個機會,從美國引進幾百家工廠進來,以后還有誰敢瞧不起咱們?”
“我明白了!”古坤全興奮地說,“我明天就回瑞章去,和我舅舅好好說說這件事。鮑勃那邊,省里也不會虧待他,做生意,講究的就是互惠互利嘛,他如果能夠給省里引進幾百家美國的企業,省里一定會給他一個滿意的回報的。”
傅一銘開玩笑道:“別忘了跟你舅舅說一句,鮑勃之所以愿意給省里幫忙,主要是看在咱們公司的面子上,省里得了好處,也別忘了給咱們公司一個滿意的回報。”
“會的會的,我這不還是公司的總經理嗎,我的胳膊肘還能往外拐?”
古坤全信誓旦旦地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