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學公司,下一個主打產品是氨基酸,目標是到本世紀末,占領全球氨基酸市場10%以上的份額。”
高凡豎起了一個手指頭,表示這是自己說的第一個方面。
“這方面的準備工作已經在做了。”傅一銘道,“大前年我們就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簽訂了研究協議,請他們幫我們開發谷氨酸和賴氨酸的生產工藝。現在整個工藝路線已經確定下來,只要你一聲令下,我們馬上就可以開工建設,一年之內就能夠投產。”
高凡點點頭,這件事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微生物所那邊開發氨基酸生產工藝的時候,高凡也與他們的技術人員在一起做過研討,把一些后世的工藝思想以商榷的名義告訴了對方。目前由對方協助開發出來的生產工藝,起碼比國外當前的水平領先了10年。與維生素c一樣,是具有成本優勢的。
“第二就是化學清洗公司,要把表面活性劑的生產剝離出去,只留下日用化工的部分,主打家用清洗劑市場。”高凡繼續說道。
古坤全道:“這個問題,我早就想說了。咱們現在生產的茶花洗潔精在國內市場上很受歡迎,但消費者反應,咱們這個公司叫做化學清洗公司,讓他們覺得有些不安全。
“大家都知道的,老百姓對于化學還是有些抵觸的,總覺得沾著化學兩個字就是有毒的。所以,化學清洗公司的名字,是不是該換一下了?”
高凡笑道:“這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當初我們最早搞化學清洗的時候,大家覺得沾著化學倆字就代表科學,我們的化學清洗業務能夠在全省推廣開,很大程度上就是沾了化學倆字的光呢。”
“時過境遷嘛。”傅一銘評論道,“過去大家對科學了解得少,覺得科學很神秘,所以聽說是化學清洗,就以為是什么高科技。現在大家的科學素養提高了,就不會這樣想了。”
“可是,聽說化學倆字就覺得有毒,傅師兄覺得這是科學素養提高的表現?”高凡嗆道。
傅一銘笑道:“你這就是強人所難了。哲學上說,人的認識是螺旋式上升的,從崇拜化學,到恐懼化學,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等到大家的認知水平進一步提高,就可以正確認識化學的任用了。”
“在此之前,咱們還是改個名字吧。”古坤全建議道,“我看其他生產洗潔精的企業都叫什么日化公司,咱們也用這個名字吧,就叫滄海日用化工公司。”
“這不還是有化工倆字嗎?”高凡道。
“這不一樣。”古坤全辯解道,一時卻也說不出有啥區別。
好像就是一種感覺,化學清洗顯得那么暴力,而日用化工就透著一些溫馨,這實在不是語文老師能夠解釋的現象。
這個問題倒也不值得三位高管去費腦子,大家簡單討論了兩句,就把公司的名字定下了,使用的正是古坤全推薦的日化公司的名字。
“油田表面活性劑單獨拿出來,成立一個專門的公司,就叫石油化工公司吧。”高凡繼續安排。
古坤全再次搖頭,道:“這個名字肯定是不對的。人家說的石油化工,就是煉油、乙烯、化纖之類,咱們生產的是用來采油的化工品,應該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