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知道這首曲子是什么來歷,不知道是哪位名家所作。
但音樂素養在那里,現場的觀眾都聽得出,這首曲子的不凡之處,絕對是屬于傳世名曲的等級。
陸母聽到悠揚婉轉的琴聲傳出,臉上露出澹澹的笑。
她這次陪女兒來參賽,目的不是拿什么大獎。
對她來說,女兒能來參加復賽,就已經是成功,所以心理負擔沒那么重。
因此,聽到女兒的琴聲傳出來,而且聽上去十分悅耳動聽,她就非常高興。
一旁的陳母反應卻有點不對勁。
她聽到這首曲子開頭的瞬間,勐的轉頭看向陸母,有問題想問,但話到嘴邊又止住了。
因為,這首曲子,她非常耳熟。
陳文翰曾經在家里拉過這首曲子,給陳家長輩聽。
陳家長輩對這首曲子都非常滿意,所以才有了想要買下這首曲子的想法。
只不過,當時陳文翰只說這首曲子是誰譜的,并沒有說過這首曲子已經給誰演奏。
因此,陳母一直都不知道,這首云雀是陸湘兒的參賽曲目。
她心中非常疑惑,想要質問陸母,但是現在是選手比賽的時候。
她身為小提琴家,這點素質還是有的,只能硬生生忍住。
舞臺上。
陸湘兒繼續演奏著,小提琴的弓弦越拉節奏越快,特別是e弦的顫音出來,仿佛是一群“云雀”,在暴雨將來的夜晚發出最嘹亮的鳴叫。
聲音悅耳動聽,無比生動。
現場的觀眾仿佛真的聽到了“云雀”的鳴叫,全都挑眉露出了驚喜的表情。
不只是的現場的觀眾,評委席上的評委也露出了驚喜的表情。
甚至有一些評委互相對望,表達聽到這一樣一首獨特小提琴曲的驚喜。
當然,也有評委不喜歡。
因為用一首新的曲子參賽,還要更換伴奏的交響樂團,對于一些比較古板的評委來說,是不合適的。
不過,大部分的國際大賽,其實是不禁止選手選擇新曲目參賽的。
因為藝術的發展,是需要緩步向前的。
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歷史的車輪里翻滾,一旦小提琴的演奏無法再進步,那也就意味著這件樂器沒有未來了。
因此,國際小提琴大賽,是允許選用新曲子,鼓勵藝術的進步。
云雀的技術難度很高,陸湘兒依靠著天賦和努力,扎扎實實的拿下了這首曲子。
方醒的鋼琴伴奏,更是恰到好處。
事實上,陸湘兒演奏云雀的時候,并不是沒有缺點。
不過,那不完全是陸湘兒的問題。
因為小提琴是弓弦樂器。
弓弦樂器有著獨特的音色,同時也有著獨特的拉奏技巧。
由于琴弓就一把,使得有些旋律是拉不出來的。
不只是小提琴,很多樂器都有類似的特性。
并不是隨便一段旋律,是個樂器都能演奏出來。
比如音階跳躍特別夸張的旋律,小提琴演奏起來就非常困難。
因此,偶爾會出現小提琴手,吐槽不懂小提琴的作曲者,編的譜子不是人能拉出來的。
帕格尼尼之所以是小提琴大師,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創造了很多讓人驚訝的演奏手法。
而這些演奏手法,都收錄在他了24首隨想曲中。
其中一些演奏手法,簡直難得讓初學者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