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醒橫掃金鶯獎,拿下了幾乎所有能拿的重量級獎項。
在三大金曲獎上拿重量級獎項,是歌手晉升一線的標志。
不過,方醒不只是晉升一線,而是直接空降超一線。
在此之前。
方醒沒有拿過任何音樂類獎項,而且出道也僅僅半年多時間。
這么短的時間,應該只是一個新人,根本談不上是幾線歌手。
一線歌手,標志就是在三大金曲獎上拿除新人獎外的獎項。
而超一線歌手,則需要橫掃三大金曲獎。
不過這種歌手分級,并沒有嚴格的標準,只有一個大概的標準。
而且,橫掃三大金曲獎這種說法,也很籠統。
有時候在一個金曲獎頒獎盛典上,拿三個獎項,就會被稱作橫掃金曲獎。
現在,方醒一夜十做獎杯,創造了一個后來人很難超越的紀錄。
這絕對達到了超一線歌手的水準。
有的重量級獎項傍身,方醒的公眾知名度也隨之提升了好幾個層次。
如果沒有拿獎,但歌很火。
可能會有沒聽過歌的觀眾,下意識的覺得,這是一個網紅歌手,僥幸紅了一首歌,不會持久。
現在不一樣了,金鶯獎有史以來,一次頒獎盛典獲獎最多的歌手。
包攬了年度金曲、最佳制作人、最佳編曲等多個重要獎項。
獎項代表著行業的認可,在不懂行的,也不懂音樂的觀眾看來,得獎就是很厲害。
得知女兒要參加春晚的聯排,陸母高興壞了。
在國內,雖然大家都說春晚一年不如一年,但每到大年三十,家家都會打開春晚。
就算不看,也要播放春晚,聽那聲音,就有新年的喜慶氣息。
春晚對華夏觀眾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代表著新一年的開始,也帶著人們對新一年生活的熱情與期盼。
陸母每年都會看春晚,今年卻不一樣了,自己女兒要上春晚了。
一想到這個,那種心情就難以言喻。
春晚第一次聯排前一天。
方醒和陸湘兒同一趟航班,飛京都去見春晚的導演組。
春晚總導演沉紀林見到兩人之后,直接說道“云雀很棒,臺里的領導,覺得這么好的曲子,不能墻內開花墻外香,所以,必須要上春晚。
“方醒,沒想到這云雀又跟你有關系。
“既然這樣,我們導演組的想法是,把云雀七子之歌少年中國說放一起好了,都用交響樂團進行伴奏,這樣晚會調度方便。”
方醒笑了笑,說道“那我豈不是要在春晚上賴半個小時”
三個節目連在一起。
方醒先是彈琴,然后再唱歌,再加上主持人中間說串場詞,前前后后加起來,可不得半個小時嘛。
這樣下去,方醒就像是釘子戶一樣,扎在春晚上了。
陸湘兒噗哧一下笑出聲來,連忙捂嘴。
方醒用手指戳她胳膊,小聲吐槽“笑什么笑什么”
沉紀林就當沒看見兩人的小動作,繼續說道“連續三個節目,你沒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