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鄰里之間,誰家有親戚要相親,基本都聽說過。
合不合適,方媽心里都有數。
自從方醒畢業時候,就時不時的有人想介紹對象。
方媽現在覺得兒子越來越厲害,要求也水漲船高,不合適的就全給拒了。
白塘鎮的鄰里,聊得話題都很接地氣。
與之相反的是東海一個高檔小區盛天尊品里。
大年三十,陳家的人也聚在一起吃年夜飯。
吃完年夜飯之后,個別還有工作要忙的回去之外,剩下的陳家人都聚在一起陪著陳家老爺子看電視。
可是,才看沒多久。
云雀就出來了。
一聽到這首小提琴曲,陳家人就臉色陰沉。
陳老爺子嘆氣道“可惜了這首曲子。”
陳文翰覺得很丟面子,辯解道“爺爺,要是二叔能買下這首曲子,我肯定能拿帕格尼尼大賽的冠軍。”
陳立鵬聽到侄子這話,臉色有些不悅,強調道“當時開了很高的價,級大制作的資源都給了,人家不肯賣,這能有什么辦法”
從小到大,陳文翰都是陳家子侄中公認的天才。
從小學習小提琴,從小學開始,就一路拿獎,少年組的獎杯,都需要一個單獨的房間來存放。
因此,陳家對陳文翰非常看重,都期望他將來成為世界級的小提琴大師。
陳文翰一直以來的成績都很好,一路靠著小提琴,保送東海音樂學院,再保研。
如果這次拿下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的金獎,甚至會有博士推免的機會。
他的人生就像是一條坦途,從小就碾壓同齡人,一路順風順水,沒有遇到過任何挫折。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只要足夠天才,對別人來說是挫折的事情,對他來說只不過是一點小麻煩,動動手就能解決。
而他家里確實很有人脈,即便真的遇到什么挫折,家里面也可以輕松擺平。
所以,在過去二十幾年的人生里,他根本不知道失敗是什么滋味。
事實上,這一次在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大賽上,他也不算失敗。
對很多小提琴專業的學生來說,能夠拿到帕格尼尼的三等獎,已經是巨大的勝利。
即便對陳文翰來說,帕格尼尼大賽三等獎,也不算失敗。
只不過,這事情得看有沒有對比。
如果得帕格尼尼大賽金獎的不是華夏人,而是一個外國人。
而陳文翰拿了三等獎,回國之后,依舊會是鮮花簇擁,風光無限。
可是,事情就怕有對比。
偏偏拿帕格尼尼大賽金獎的是華夏人,而且是東海音樂學院的學生,還是和他同一個教授輔導的陸湘兒。
世界就是這樣,人們只會記得冠軍的名字,誰會在意亞軍是誰
更何況,他連亞軍都不是,就撈了個季軍。
帕格尼尼大賽結束之后,媒體、學校、普羅大眾,關注到的只有陸湘兒,只有陸湘兒演奏的那首云雀。
他就像個小丑,成了沒人關注的背景板。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