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動畫電影,由很多因素構成,劇本、畫風、配音、配樂、鏡頭語言等等。
方醒不懂畫圖,能決定的只有劇本和配樂。
而畫稿是由梁鯨和他的團隊負責的。
無論方醒拿出來的劇本是什么,梁鯨最終做出來的動畫電影,都不能和地球上的某一部動畫電影畫等號。
因此,即便梁鯨拿著大魚海棠的劇本,做出來的動畫電影,也不完全等于大魚海棠。
而大魚海棠的畫風和配樂是頂級的,但劇情就比較尷尬了。
方醒還是希望制作出一部優秀的動畫電影。
所以,交給梁鯨的劇本是千與千尋。
劇本是優秀的,但最終呈現出來的動畫電影,還要看梁鯨是否能把這劇本里表達的東西呈現出來。
梁鯨拿到劇本之后,就悶葫蘆一樣回去了,坐在出租車上,他就一直在低頭看劇本。
越看這個劇本,他越喜歡。
他想要的就是這種情感更純粹的劇本,而不是什么瑪麗蘇三角戀。
動畫電影就應該創造一個天真爛漫的精神世界,少些世俗的污濁,才是動畫電影應該追求的東西。
如果要看瑪麗蘇三角戀,真人電影還不夠多嗎何必在動畫電影里制作這種劇情
梁鯨越看越喜歡。
他不知道這個劇本制作出來,觀眾會不會喜歡。
但那不重要。
他一開始進入動畫行業,就是因為喜歡。
創造自己喜歡的東西,那種快樂是幸福的。
他喜歡這個劇本,無論制作出來能不能賺錢,都無所謂。
不過,他內心也有些愧疚。
因為動畫電影虧錢,虧的也不是他的錢。
他覺得這種拿別人投資的錢,制作自己喜歡的動畫,不在乎盈虧的心態,很自私。
讓他覺得安心的是,這個劇本是方醒給的。
而方醒是這部動畫電影的最大投資人,至少說明投資人也喜歡這個劇本。
梁鯨這么一想,安心許多。
他也暗自決定,一定要努力把這部動畫電影呈現出來,就算虧錢,也要盡量虧少一些。
劇本確定之后,梁鯨的團隊開始加快動畫制作進度。
一有時間,方醒就會看看梁鯨制作的動畫成果,對其中不滿意的地方進行矯正。
千與千尋的制作難度很大。
方醒也是看到了梁鯨對動畫的熱情,才作出這個決定的。
如果梁鯨只是想要拉一筆投資,隨便制作一部動畫電影了事,他不可能拿得到千與千尋的劇本。
雖然難度大,但方醒已經做好了制作兩三年,甚至三四年的打算。
即便是需要更長時間,也要保證制作中能讓自己滿意的千與千尋。
安排好千與千尋的制作之后,時間到了周末。
今天陸家很忙,陸母為了接待晚上的客人,前幾天還特地找廚藝班學了幾道新菜。
由于這次的客人很重要,所以陸父也放下集團的事情,回來吃飯。
“你那位作曲家朋友,喝不喝酒是開白酒,還是紅酒”陸母一邊準備晚餐,一邊問這問那。
陸湘兒坐在沙發里,看著母親在那忙碌,憋著笑說道“他平時還唱歌,所以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