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點映的反饋好,正式上映的效果就算差一些,也不會差太多。
而點映反饋很差的話,那基本就是爛片沒跑了。
事實上。
張長峰看過千與千尋的初剪版,也覺得這部動畫電影不錯,這也是他
愿意發行這部動畫電影的原因。
現在看到點映報告,他的信心更足了一些。
張長峰接著問道“搖滾探桉2和俠之大者呢點映反饋怎么樣”
助理翻出另外一份報告,答道“這是拿到的報告,不是完整數據,但應該差距不大。
“這兩部電影的點映反饋也還不錯,按照以往的經驗,搖滾探桉2有10億票房的底子,俠之大者應該也有希望沖7億票房。”助理答道。
事實上。
在專業院線a上,都會有電影最終預計票房。
當然,這個預計票房會隨著電影上映的排片、上座率發生變化。
有時候會出現幾倍的變化。
不過,這個預計票房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在企鵝影業這樣的專業公司了,自然也有一套估算電影票房的辦法。
根據電影熱度,演員、導演的扛票房能力,以及各種宣發費用等等數據,計算出一個結果。
這個結果肯定不會太精準,但通常差距不會太大。
張長峰聽到對手的兩部電影,預計票房都不低,感覺今年的十一檔期,肯定是腥風血雨。
這一次,企鵝影業的壓力不小。
因為戰神傳是巔峰影視今年的大投資,聘請的導演、演員都是國內大咖。
因此,當時爭奪戰神傳發行權的公司很多。
像這種大咖云集的電影,代理發行的競爭都很激烈。
想要拿下發行權,就得開出很多優厚條件。
由于十一檔期,企鵝影業還沒有拿下重量級電影的發行,所以在戰神傳上投入很大。
在戰神傳上,張長峰和企鵝影業高層,拍板給了15億的宣發費用,而且還簽了保底12億票房的發行合同。
因此,企鵝影業在戰神傳上的投入很大,如果戰神傳表現不佳,那企鵝影業在這個項目上,可能會虧掉幾個億。
在電影行業。
通常來說,熱門電影的續集,頂級大導演的新作,都是電影發行公司爭奪的香餑餑。
保底發行,就是一種爭奪發行權的常規手段。
保底發行的意思,就是發行公司承諾,發行這部電影,要達到保底的票房。
企鵝影業這次簽的是12億的保底發行合同。
也就意味著,戰神傳的票房,要達到12億才達到合同要求。
如果達不到12億,那么企鵝影業要按照合同要求,支付給巔峰影視12億票房贏得的分賬。
也就是說,無論戰神傳最終的票房是多少,巔峰影視都穩賺12億票房的分賬,可以說是穩賺不賠。
電影發行公司簽保底發行合同,才是行業的常態。
方醒在發行千與千尋上面,也簽的是保底合同。
不過,正好和行業常規的保底發行相反。
企鵝影業和巔峰影視簽的保底發行合同,保障的是巔峰影視的利益,是企鵝影業給巔峰影視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