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投資的策略來說,當一個公司即將出現項目虧損的時候,最佳策略就是等到虧損出現,公司估值下降再進行投資。
因此,徐廣毅也覺得等千與千尋上映結束之后,再談投資的事情更好。
只是,現在情況并沒有按照他們的預想的劇本發展。
千與千尋逆襲成了國慶檔的票房冠軍,最終票房有希望突破25億。
這也就意味著,方舟文化的估值要暴漲,而且是翻好幾倍。
時間進入十一月。
企鵝集團希望可以在今年就完成對方舟文化的注資,穩住這個內容制作公司。
只要把方舟文化一路走來出品的內容數一數,就知道這個公司有多大的價值。
歌曲不講道理的霸榜,而且是不需要和其他唱片公司商量,想怎么霸榜就怎么霸榜。
方醒新專輯發售一個月達到12億銷量,連麥林唱片的當家天王都被斬落馬下。
現在,方醒制作、演唱的歌曲,已經占據企鵝音樂平臺榜單的半壁江山。
而且,歌曲的長線收益非常高。
歌曲火了之后,ktv點唱,音樂平臺收聽,歌手翻唱等等,都有穩定的收益。
除了歌曲之外,方舟文化還有兩部電視劇,其中一部現在還在喜劇分類榜第一的位置上。
已經播完一年半了,還能穩居喜劇分類榜第一,根本不講道理。
現在,又出了一部動畫電影,狂攬25億票房。
這樣一個內容輸出的公司,價值可想而知。
因此。
千與千尋還沒有下映,徐廣毅親自帶著團隊,到方舟文化總部,談注資的事情,并且給出了新的注資方案。
兩個月前,企鵝投資部給的投資方案是,注資1個億,占方舟文化20的股份。
當時,投資行業給方舟文化的估值是5個億。
可是,千與千尋上映之后,事情就不是這樣了。
徐廣毅主動提高估值,給出了新的注資方案,想要注資兩個億,收購方舟文化20的股份。
方醒沒有同意這個方案。
經過幾輪談判之后,最終方醒和企鵝影業達成合作,進行交叉持股。
企鵝影業成為方舟文化的第二大股東,持有96的股份。
方舟文化則持有企鵝影業1的股份,成為第四大股東。
在合同上有附加條款,企鵝集團不參與方舟文化的經營管理。
這項投資達成之后,方舟文化貼上了企鵝的標簽。
使得投資行業的資本公司,不敢輕易耍手段。
鵬程資本、鼎盛資本這些資本公司,知道已經很難注資方舟文化。
不過,他們發現了新目標,那就是梁鯨工作室。
制作出千與千尋的梁鯨工作室,是一個獨立工作室,由梁鯨和幾位動畫制作師創立的工作室,不屬于任何一家影視公司。
千與千尋火了,梁鯨工作室的價值也就水漲船高。
因此,很多資本想要收購梁鯨工作室,而且開的價碼都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