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七月的第一天。
偽裝者開播三天時間,第三天的收視率出來,漲到了17,追平了看不見的諜報目前最高收視率紀錄。
在電視劇圈,實力就是最大的話語權,而實力只有一個衡量標準,那就是收視率。
在偽裝者沒有開播之前,沒有人知道這部劇會不會火。
在電視行業,未播先火,一播立撲的電視劇,有很多。
偽裝者在開播前,熱度確實很高,但大部分的熱度都來自于和看不見的諜報的競爭。
可以說,偽裝者是被某頂流的粉絲罵上熱搜的。
熱度的一半都來自于某頂流粉的謾罵,這種情況下,誰都不敢保證偽裝者開播之后,收視率會怎么樣。
開播三天時間,收視率從一開始的105漲到了170,這已經足夠證明觀眾非常買賬。
而看不見的諜報則是從最高峰的170下降到了159。
從收視率數據上來看,偽裝者的收視率只用了三天時間,就超過了看不見的諜報。
網上的輿論開始發生反轉。
之前看不見的諜報的粉絲,只要見到有人敢說偽裝者的好話,就立馬圍上去騎臉輸出。
甚至不需要說好話,就連發言中立的路人,都被粉絲騎在頭上一頓亂噴。
這也導致蕭倫成和看不見的諜報的路人緣不好。
現在,偽裝者收視率超過看不見的諜報。
前幾天,被騎臉輸出的路人觀眾,這下子有底氣了,之前被粉絲怎么噴的,現在就怎么噴回去
某家粉絲不是很囂張嗎現在怎么說
前兩天還說要沖劇王的,這才三天,就被偽裝者壓下去了。這和無名英雄有什么區別炮灰而已。
昨天我還被某家粉絲圍著罵了一下午,這下解氣了。我就是要大聲的說,偽裝者就是好看,某部頂流劇,提鞋都不配
本來沖著吳志康的戲,我是要看看不見的諜報的,可是一看到某個流量,我就覺得辣眼睛。
更氣人的是,豌豆視頻竟然還搞了一個只看某流量的模式,反而沒有只看吳志康的模式。什么垃圾設定
現在很多劇都會有精簡模式,可以選擇只看某一位明星的選項。
不過,這個模式通常是給某些明星的粉絲準備的,方便粉絲二刷、三刷。
吳志康確實是看不見的諜報真正抗收視率的演員,但卻沒有那么多狂熱粉,所以視頻平臺并沒有出“只看吳志康”的模式。
偽裝者的收視率超過看不見的諜報之后,方舟文化的劇粉,正式開始反擊。
有收視率打底,劇粉自然就有底氣。
各大網絡平臺上,兩部劇的爭吵變得更加激烈。
蕭倫成的粉絲,并沒有因為看不見的諜報收視率下降而偃旗息鼓,和吃瓜觀眾、樂子人對線更兇。
喜歡偽裝者的觀眾和前幾天蕭粉一樣,拿出收視率數據的截圖打臉。
蕭倫成的粉絲立馬反擊
得意什么劇播到中期,收視率回落是很正常的事情。倫成的劇可沒有輸,反而還占優。
路人觀眾進行反駁
收視率都超過去了,某流量的劇還占優呢這又是個什么理論
蕭倫成的粉絲,立即拿出各種證據來證明
偽裝者最高也就17的收視率,數字只不過是持平看不見的諜報最高收視率。而且,偽裝者17的收視率有很大水分。
沒錯,偽裝者播出的兩個衛視是東海衛視和湘江衛視,這兩個衛視的全年平均收視率,排前三,比京都衛視和江南衛視高。
所以,偽裝者的收視率,要減去衛視本身的平均收視率才是它的真實水平。
這套理論,雖然有點強詞奪理,但電視行業確實存在這個情況。
一部劇的收視率,確實會受到電視臺本身收視率的影響。
蕭倫成的粉絲,正是抓住了這個點,開始瘋狂輸出,認定偽裝者的真實水平,遠不如看不見的諜報。
甚至還有粉絲繼續嘲諷偽裝者
偽裝者的單臺收視率到現在還沒有破一,某個不要臉的東西還吹什么單臺破二,笑死人了。
由于東海衛視和湘江衛視黃金劇場的收視率很接近,所以偽裝者17的收視率,分到兩個衛視上,一個是09,一個是08,兩個臺都沒有破一。
粉絲和觀眾爭吵的同時。
各大網絡平臺的劇評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熱點。
劇評人靠流量吃飯,自然是什么劇火,就點評什么劇。
現在就是偽裝者和看不見的諜報爭論得最兇,網上熱度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