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想要擠進春節檔的電影很多,但最終票房都殺出重圍的,就那么三四部,其他電影都會淪為陪跑。
在地球上,每年春節檔都會有一部動畫電影熊出沒上映,而且票房成績過分穩定,幾乎每年都是春節檔票房第三。
漸漸的,熊出沒有了一個外號,叫做“名作之壁”。
敢擠進春節檔,卻連熊出沒都打不過的,只能淪為炮灰。
記者繼續提問和龍貓有關的問題
“方醒,春節檔的大熱電影數量不少,你覺得龍貓的票房都排前三嗎”
方醒想了一下才答道“這個不好說,不過我對龍貓有信心。”
記者“方醒,你知道春節檔的競爭對手都有誰嗎”
方醒“看到過幾部電影的宣傳海報,不過沒有深入了解。”
記者“那你為什么這么有信心很多影評人已經公開表示,這次春節檔是神仙打架。”
方醒呵呵笑道“不然我要怎么說我肯定得有信心啊。”
記者“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出來,龍貓是一部有著超自然力量的動畫電影,是嗎”
方醒認真考慮一下,糾正道“準確的說,不應該用超自然力量來形容。應該說是一部充滿奇幻色彩的動畫電影,就像孩子的想象力一樣天馬行空,但故事的內核又是腳踏實地的。”
記者“那么,龍貓和千與千尋是什么關系呢是姐妹篇,還是續作”
方醒“不是續作,也不是姐妹篇。這是兩個不同的故事。”
記者“有傳聞說,企鵝影業簽了20億的保底發行合同,這件事是真的嗎”
方醒搖頭答道“無可奉告。”
這個問題屬于合同的保密內容,雖然圈內有這個傳言,但方醒不可能親口承認這件事。
事實上。
企鵝影業總裁張長峰在出席活動的時候,也被記者追問過這個問題。
他同樣是以“無可奉告”作為回答。
雖然沒有公開承認過,但業內人士基本都知道這件事。
畢竟電影發行公司的競爭也很激烈。
當初想要競爭龍貓發行權的公司不少。
即便方醒是企鵝影業的股東之一,也不保證龍貓發行權交給企鵝影業。
張長峰最后親自看了龍貓的成片之后,拍板簽了20億保底發行合同,把其他競爭者嚇退了。
20億的保底發行合同,相當的嚇人。
這意味著,如果龍貓最終的票房不到20億的話,企鵝影業就要自掏腰包,補夠20億。
當然,真正計算起來,企鵝影業不需要支付20億。
這份保底發行合同,是對方舟文化的保底。
如果總票房是20億,方舟文化最終的分賬不會是20億,大概會是7億上下。
也就是說,如果龍貓票房是零,那企鵝影業也需要支付方舟文化7個億的票房分賬。
這就意味著,這份保底發行合同,極限情況下,可以讓企鵝影業虧7個億。
當然,這種極限情況不可能出現。
除非是因為敏感問題,禁制上映。
如果是這種情況,屬于不可抗力,合同也會失去效力。
從這點可以看得出來,張長峰簽這份合同到底頂著多大的壓力。
正因為有這份壓力在,所以他這段時間,一直跑在第一線,監督發行工作。
還沒到春節。
龍貓還沒有上映,不過龍貓的毛絨玩具已經有點小火了。
因為龍貓全系列的周邊公仔,都非常可愛。
方舟文化在跑宣傳的時候,每次都帶著一車的龍貓周邊,走到哪就發到哪。
很多看了龍貓預告片,又看了龍貓宣傳熱搜話題的網友,開始對龍貓玩偶感興趣,開始在網上購買,然后開箱分享,漸漸帶起了一小股風潮。
不過,龍貓畢竟還沒有上映,所以這個情況沒有擴散得很猛烈。
臨近春節檔,不只是龍貓在做宣傳。
春節檔準備上映的電影,全部都在緊鑼密鼓的跑宣傳。
有一些電影,甚至從半年前就開始在電視節目上做宣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