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昊臣這次演《獵罪法則》,甚至是自降片酬,就是想沖一沖獎項。
對他來說,甚至不需要三大電影頒獎禮的影帝,只要有一個能被叫得出名字的頒獎禮獲獎,你就成功了。
只要能在一個不那么野雞的頒獎禮上,拿到影帝獎杯,那他的人設就立馬從“百億先生”,進化成為“百億影帝”。
畢竟沒有規定,影帝這個稱號,只限定三大電影頒獎禮。
當然,即便不是三大電影頒獎禮,想要拿獎也并不容易。
如果他真的拿獎了,其實也確實是一種進化。
盛氣娛樂找柯振生合作,目的也就在于此。
……
2號上午。
微博熱搜詞條,前十里面有三條和賈昊臣有關。
【《獵罪法則》票房大爆,賈昊臣一番扛票房的實力。】
【貓眼預測票房《獵罪法則》38億,賈昊臣將會成為最年輕的150億男演員。】
【預售票房打破記錄,賈昊臣演技獲得認可。】
不只是微博熱搜,娛樂媒體的新聞稿也鋪天蓋地,席卷全網。
【電影市場持續低溫兩年,終于迎來了《獵罪法則》這部救市之作。】
之前十五年時間,國內電影市場迎來了飛速發展,票房數據一路走高,從剛開始一個億就能拿下年度票房冠軍,到現在每年都能出一兩部三十億票房的電影。
不過,市場發展規律和經濟發展規律相關。
這兩年電影市場也發展到了瓶頸期,電影票房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
因此,很多電影行業的人開始感到擔憂,擔心電影行業出現衰落。
不過,也有看懂經濟發展規律的人,對此表示淡定。
其實,國內電影行業蓬勃發展,其中一個演員是年輕人長大之后,開始養成了走進電影院看電影的習慣。
只不過,電影觀眾的數量擴大到一定程度,會觸碰到上限。
畢竟人口總量是基本固定的,觀眾集數自然也是有上限。
當愿意看電影的觀眾,都已經走進電影院了,發展自然會迎來瓶頸期。
再加上,這幾年確實電影質量開始往撈錢的模式在走,票房數據是好看的,但對觀眾的觀影熱情是一種打擊。
最近幾年。
電影制作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撈錢模式。
合格的劇本,簡單的劇情,幾個演技派帶一個流量明星,再加一點刺激腎上腺素的特效鏡頭,等于賺錢。
這個模式太好用了,劇本不需要太復雜,劇情簡單一些,最好能讓所有觀眾看懂。
再帶一個流量明星,吃粉絲經濟。
口碑不需要太好,只要不太爛,就穩賺不賠。
電影制作公司已經掌握了這一套規律,而且屢試不爽,根本就不需要去做突破。
只是這種電影模式制作得多了之后,觀眾會出現審美疲勞。
觀影熱情會下降,以后只要再看到這種模式的電影,興趣就不高了。
這也是電影市場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的原因。
雖然電影市場出現負增長,但是掌握了賺錢密碼的電影公司,還是在賺錢,這套模式還是能用,而且簡單、有效。
相反。
那些用心打磨劇本,劇情復雜燒腦的電影,拍出來,如果口碑好,或許票房還不錯,但是很多粉絲群體,不喜歡這種電影,因為看不懂。
就算口碑好,票房也不一定比得過流量電影。
萬一劇本、剪輯沒弄好,導致口碑差,直接撲街到底,虧得褲子都得當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