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之三的概率,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
這也是梁鯨等《哪吒》主創宣傳期拼命跑宣傳的原因。
小年夜的時候,方醒跑完最后一場路演,就宣傳放假回家過年了。
但梁鯨還是自發的帶著主創,又搞了幾次宣傳活動,還有線上直播活動。
因為主創們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三年半的時間,耗資4個億,如果《哪吒》的票房撲街了,那星云動畫將會面臨大震動。
讓梁鯨等主創感覺到壓力倍增的,還有競爭對手的強勢。
《阿修羅王》的宣傳,比《哪吒》要兇猛得多。
特別是在東海衛視的春節晚會播出前,網絡上討論的動畫電影,絕大部分都是《阿修羅王》。
《阿修羅王》半年前,就和一家銷量很大的飲料公司合作,飲料瓶上,全是《阿修羅王》的角色圖案。
梁鯨甚至懷疑《阿修羅王》的5個億成本,有一半都砸到宣傳里了。
那地推的兇猛程度,就連梁鯨的女兒都說想去看,因為同學都要去看。
后來他的女兒還是感受到了爸爸的壓力,主動說去看《哪吒》,不看《阿修羅王》了。
梁鯨只是笑笑,用手機訂了兩部動畫電影的電影票:“我們兩部都看,初一看《哪吒》,初二再看《阿修羅王》,這樣可以嗎?”
女兒很乖巧,滿臉笑容的答應:“好!”
其實,先看哪部,影響不大。
不過,梁鯨還是有一點點私心,希望大年初一《哪吒》的票房可以高一點。
因為上映第一天的票房是最重要的,因為第一天的票房將影響第二天的排片占比,然后形成連鎖反應,一路影響后續的排片。
雖然他們一家人的電影票,對第一天的票房來說,完全是杯水車薪。
但他還是這樣堅持。
……
由于《阿修羅王》還沒有上映,梁鯨還沒看過這部電影,只看過三個預告片,和兩個小劇場。
從動畫制作的專業角度來說,阿修羅王其實從建模和特效方面,比《哪吒》要低一級,風格也更低齡化。
《阿修羅王》的預告片里,主要介紹的幾個主要角色,烈焰修羅、寒流修羅的建模形象,頭身比例都是五頭身。
這種頭身比例,特點就是低齡化。
《哪吒》里面,哪吒的兒童時期形象,頭身比更小,但這是因為角色年齡原因,成年角色的頭身比,都是七頭身以上。
不過,電影的票房成績并不完全取決于特效好壞。
特效大片撲街的例子也很多。
梁鯨很好奇女兒為什么想要看《阿修羅王》,于是問了出來:“你為什么想看《阿修羅王》,很好看嗎?”
女兒理所當然的回答:“同學都要看,我不看的話,他們說話,我就插不上話了。”
梁鯨:“只是這個原因嗎?你的喜好呢?你自己喜歡看《阿修羅王》嗎?”
女兒搖搖頭:“不知道啊,修羅卡片很好看,我也想看看。嗯……爸爸的電影也好看,肯定更好看。”
梁鯨展顏一笑,看出女兒是在哄他開心。
……
關于競爭對手的宣傳攻勢猛烈,方醒也有所耳聞。
不過,和梁鯨不太一樣,方醒倒是沒那么大壓力。
反正過兩天就上映了,是騾子是馬,到時候就知道了。
況且《哪吒》都已經制作出來了,現在緊張也改變不了什么,放平心態去面對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