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以家庭為單位去觀影的觀眾,父母看完之后,大部分都覺得電影劇情無聊透頂。
不過,大部分父母對電影劇情無聊這件事,還是能接受的。
畢竟是專門陪孩子看的,還能孩子喜歡的動畫電影有多高要求?
問題是,有很多父母看完之后,覺得這種黑暗風格的動畫電影,并不適合年紀太小的孩子看。
身為父母肯定都是希望孩子能夠充滿陽光,開開心心的長大,搞這種黑暗風格的動畫,很難從父母輩那里得到好評。
類似的情況還有傷痛文學。
傷痛文學在青少年群體里,很有市場。
但是,這種傷痛文學在導向方面也有問題。
成年人不屑看,青少年不適合看。
這部《阿修羅王》就是這種情況。
因此,在購票平臺上,《阿修羅王》被購票看過電影的觀眾,打出了7.9的評分。
這個分數,在購票平臺上,已經爛到底了。
因為購票平臺的評分和豆芽網的評分,標準差別很大。
購票平臺的評分,都是購票觀眾打的,評分9.0才是及格分數。
評分低于8.9分的,已經是在爛片邊緣徘徊了。
能達到7點幾分的,換算成豆芽網的評分,可能只有3點幾分。
不出所料,豆芽網的評分顯示之后。
《阿修羅王》的評分4.3分,而且還在快速下降。
一天時間就降到了4.1分,突破4分瓶頸只是時間問題。
看到這種評分,原本準備帶孩子去看的家長,開始警惕了。
再看看網絡平臺的影評,看到是黑暗風格的低齡動畫,家長怎么可能還會帶孩子看這種東西。
因此,從第三天開始。
《阿修羅王》的票房直接腰斬。
第三天票房1億。
票房大跳水,隨之而來的就是排片占比腰斬。
第四天票房5000萬。
第五天票房3000萬。
一部春節檔上映的電影,只吃了兩天的票房,第三天就連續腰斬。
總票房還不到6億,而且看票房趨勢,后面根本拿不到多少排片,最終票房只能定格在6億。
即便《阿修羅王》已經退出春節檔的競爭,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影評人、觀眾、網友對這部電影口誅筆伐:
【為什么要拍這種破爛玩意?】
【真離譜,這種3分都沒有的破爛玩意,竟然能撈到6個億票房。】
【怪不得什么爛片都要往春節檔擠,只吃排片票房,就能吃幾個億。】
【純純的詐騙電影,把觀眾騙進電影院,吃一波票房就跑路是吧?】
【有一說一,6億票房,這電影是虧本的。】
【不會真的有人相信這破爛玩意需要花5個億制作吧?】
【明顯是洗錢的玩意,爛透了。】
【臥槽!這么一對比,《哪吒》簡直就是一股清流。】
【太可怕了。我被孩子硬拉去電影院看了,一個半小時,就跟坐牢一樣。而且,半場我就想帶孩子走的,但他不肯走,非要看。】
【我家孩子也是,又哭又鬧一定要看,結果就看這么一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