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
而楊過一兩銀子換1200個銅錢。
二十萬銅錢可以換多少枚銅錢,楊過懶得計算反正很多。
每個領過救濟的災民怎么防止重復領取呢。
楊過的做法是手臂用香燙一下,而且燙的位置是統一的。
這輕輕燙一下不會很疼,一點點痛不應該上升道德倫理層次。
一旦發現重復領取則是沒收之前給的錢,還要被痛打一頓,不老實就該打。
經過幾次的教訓,現在災民算是老實了。
他們在工作人員的組織下排著長長的隊伍。
一共四條長龍,這樣效率會高很多。
楊過和幾個夫人一整天都在現場鎮守,不能出現暴亂,不然好事也變成壞事了。
從中午到傍晚,這才發了五萬災民。
現在還有滿屋子的銅錢。
看來還要連續發幾天。
這些拿著錢的災民終于有錢買吃的,錢不是很多,所以他們只能節約著花。
第二天來的災民更多。
第三天依舊多,都是從四處聽到消息蜂擁而至的。
一共發了五天的錢,二十萬兩全部發放完畢。
一共差不多有四十萬人領到錢。
每人五百枚銅錢,如果家里的人口多的,也是一筆不少收入。
楊過能做都做了,至于災民以后會怎么樣那就不是他考慮了。
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狗皇帝不關心民生,他一個人如何做得了。
現在他能拿出二十萬兩出來救災已經是很不錯的。
至于不拿更多的錢出來,拜托他也要養家湖口的。
行俠仗義,做好事他是不會停的,但是做好事也會量力而行。
他們繼續朝著少林寺出發。
沿路看到的災民都對他感恩戴德。
有些這些災民幫他宣傳,不用多久他“酒劍仙”的綽號一定能名揚天下。
這些不義之財楊過花著一點不心疼。
“相公你不是還有很多錢嗎,干嘛只拿二十萬出來。”
楊過看著傻呆呆的郭芙。
“這么多災民皇帝都救不完,我只能是量力而行,讓我傾家蕩產去幫助災民,你以為你是圣母嗎。”
“哦。”
“你不要怪相公了,他能拿出這么多錢已經很不錯,你見過誰拿出這么多錢幫助人的。”
“嗯。”
這話倒是一點不假,不管是為民除害,還是捐錢造橋,為大宋挽回尊嚴,救濟災民,能做到楊過這樣的已經可以稱為圣人了。
如果再要求更多那就過份了。
天氣有些燥熱,他們決定白天找地方避暑,晚上出來趕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