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午夜夢回之際,留興仍是念念不能忘洛陽諸事。他本便是憂國憂民之人,為子女計暫離漩渦,卻愈想愈覺得魏登所涉之社規模過廣,隱然他日有成勢之狀……謀殺朝廷官員,意欲為何?背后卻似乎尚隱藏著令人更加不安的猜測,若縱之發展,將來是否成禍?便打聽了朝堂上可靠的御史,打算私行告發。
方苑少年之父方秦,乃同留興一齊長大的少時好友,兩人小時交情甚篤,待留興出外求學乃至任官,相隔有數年未見,待留興攜子女回鄉,一見仍相互親之如兄弟,其人十分忠厚。
經留興的刻意經營,方秦與他互相許下了兩家彼此照應的諾言,曰日后誰若有萬一,必會替對方照看好他的家人——留興至此心中一大牽掛終于落定。
子女未來有了安置,無法對洛陽之事撒手的留興便出發往汴梁動身。可惜事與愿違,抵達汴梁后經歷了一些情.事,讓他無法再相信原欲打算向之告發的御史,又當時包大人的青天之名還未太顯,他找不到其他可信任的官員投狀,又覺有人在窺視行蹤,四面楚歌之下,也只好愀然而歸。
回了留莊村后,留興因心中一直不安,便將于洛陽縣、西京河南府二處所知所覺之事皆記錄成冊,以防萬一,將藍皮簿埋于后山樹林。
彷佛驗證他當時的不良預感一般,留興在那之后半月,便遭人斷喉身亡。又遇留莊村大火,整座村落,幾乎皆付諸一片灰燼之中。
留興沒能料到的是,原本欲托付子女的對象,亦在隨他死后來的一場大火中罹難,先后與他盡皆丟了性命。便是逃過一劫的村人,泰半也因家產焚毀而流離失所,還有何人有余力能照看受難者的遺孤?他的一雙子女,最終是隨著其他孤兒流落上街頭,爾后遭人販拐帶,另有了一番經歷……卻是與他當初的安排相去甚遠。
方苑少年之父方秦,于天火當晚奮力救援,受他所助從祝融下逃出生天的村人不下六、七者,他自己最終卻是為了想再多救一人而葬命于火窟,沒來得及逃出火地來。
「片面之詞,事理不知深,牽扯不知廣。惶惶我心憂,終夜不安眠。
此事無人可說,卻不得不說,許謂無證,惟天常有道,跡證滅盡,必有蛛絲。只恨某力未能逮,未能上揭露白。皆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京師一行,恐延禍來。一人之死生不懼,惟懼日后禍起之殃民。今將所知記之藏之,聊策萬一。」
從樹林中挖出的這本藍皮簿子上,記敘的便是這么一段往事,其中清楚臚列了留興所知關于那群「附群結黨之群社」中人的名單,并記載了當初于西京洛陽一帶,他懷疑亦跟這群社有聯系的人名。
展昭說,他從中看到了幾名如今已乃一方顯赫的地方要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