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悟不透就對了,這就是相聲聽多了,一時說順了嘴而已。可話雖如此,裝還是要繼續裝下去的。
劉赫淡然一笑,輕聲道:“我這人說話隨意,你不必太在意。這話的意思其實很好理解,就是說你知識雖然淵博,卻不是個掉書袋之人。不像有些人,只知道滿嘴的大道理,卻連一點人情味都沒有。”
“人情味?”諸葛亮一皺眉,隨即一笑,“先生這番話真是別出心裁,承蒙先生謬贊。”
謬贊?你是不知道自己有多牛,后世是怎么評價你的。不過這幾聲先生,倒是讓劉赫心里說不出的受用。
二十里的路程不算遠,雖然山路崎嶇,可一路行來,只用了不到半日的功夫。
來到諸葛亮住處,劉赫不禁眼前一亮。
想不到這窮山僻壤之中,竟有如此別致的一個小院。
院中雖只是幾座茅草屋,但卻錯落有致,不失優雅。院墻全部由紅土堆砌,顯得整潔大方。整個院落之中最為點睛之筆,就是由黑白兩色石子鋪設而成的地面了。乍看上去好像是隨意擺放,可仔細一看,黑白兩色竟然呈現出一副八卦圖的模樣。
這也難怪,既然是諸葛孔明的居所,自然不能太寒酸,不然怎么能讓劉備對其刮目相看?
說起劉備,劉赫心中倒是一路上不停盤算。
也不知道這情節是怎么設定的,若是哪位大神大筆一揮,讓劉備不來三顧茅廬,而是整出其他什么莫名其妙的橋段,自己恐怕就要無計可施了。
不管怎樣,為了能完本,只能賭上一把了,希望這個故事的情節不要太離譜。
院內站著一個與諸葛亮衣著打扮相近的年輕人,見到諸葛亮回來,急忙迎上前來說道:“二哥,你可回來了,你剛走的那天就有客人來訪,我跟他說你出門了,可是沒過幾天他又來了,還說今天會再次來訪。”
一聽這話,劉赫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看來總算是趕上了。
此時諸葛瑾應該已經去江東為官,家中就只剩他們兄弟二人,聽那年輕人對諸葛亮的稱呼,肯定就是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了。
諸葛亮問道:“那人可曾留下姓名?”
諸葛誕想了想,卻一時好像記不得了。
“那人叫劉備。”
劉赫波瀾不驚的說道。
諸葛誕眼睛一亮,點頭連聲稱是。
劉赫心中暗喜,偷偷瞄了諸葛亮一眼,卻發現他對此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驚訝,而是低頭沉思起來。
劉赫眉頭一皺,沒有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