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拿著兩小壇子酒悄然而至,坐在劉赫的身邊,將其中一壇遞到劉赫面前。
劉赫接過酒,也不答話,直接掀開就是一口。
早知道三國時候的釀酒工藝不夠先進,所以這個時期的酒都是低度的米酒,可沒想到雖然度數不高,可到了口中依然還能感到一絲濃烈。
“在我的家鄉,天氣總是不好,一天到晚都是黃沙漫天,我們那里的人都稱之為霧霾。到了這里,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星星,而且還看得那么清楚。”
諸葛亮聞言笑道:“那既然如此,不如長留在此。”
劉赫一指遠處正在守夜的一名士兵,說道:“這里有吃有喝,不像在家一樣會餓肚子,可你若是問他想不想回家,他一定會告訴你,想。只是他既然來投軍,就得打完這場仗,我也一樣。”
諸葛亮沉默片刻,輕聲道:“他沒得選,所以來參軍,可你這樣的人在哪里都能活的挺好,何必來趟這趟渾水呢?”
劉赫搖了搖頭,苦笑道:“其實恰恰相反,他有的選,而我卻沒得選。如果有一天他真想回家,哪怕當個逃兵,他也能回去。而我卻必須將這場仗打完,甚至你想要的三分天下都不算結束,直到有一方一統天下之時,我才能回去。”
“你的家鄉很遠嗎?”
“很遠。”
“要走多久?”
劉赫沒有回答,而是伸出兩根手指。
“兩個月?”
劉赫搖搖頭。
“兩年?”
劉赫還是搖搖頭。
諸葛亮驚呼道:“莫非是二十年?”
劉赫淡淡一笑,沒有再說什么,只是又抬起頭,看著天上的星星,心中卻默默念道,若是想回去,要走上將近兩千年。
“我離開家的時候,若不是你一語點醒我,恐怕我還在躊躇不前,既然你我都是有家難回之人,不如今夜就不要想了,來,喝酒。”
諸葛亮說完,便舉起酒壇痛飲了一大口。
劉赫看著這位和自己印象中完全不一樣的諸葛孔明,釋懷一笑。
“你現在是軍師了,有什么好玩的事給我講講。”
諸葛亮放下酒壇,輕聲道:“不過是那些再普通不過的軍中事務罷了,倒是你,白天的動靜鬧得那么大,聽說還驚動了劉表。”
這也難怪,劉表當著所有人的面公然將劉備“請”回了府邸,現在襄陽城中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劉赫卻好像沒事人一樣,至今也沒人跟他提起此事,更沒有要跟他秋后算賬的意思。
“這點動靜算什么,以后的動靜會更大。”
劉赫言談舉止間,已是帶有幾分醉意。他站起身,舉起手中的酒一飲而盡。
“過不了多久,我會讓天下都聽到這動靜。”劉赫將手中的酒壇用力的一扔,酒壇破裂的聲音在這一片寂靜中尤為清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