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探子,其實就是偵察兵。這看似輕松的兵種,實際在很大意義上決定著一支部隊的戰力高低。
所有的探子,不僅是清一色的老卒,而且還必須是文武兼備。
說起文的方面,并不是簡簡單單認識幾個字就可以了,更多的時候需要破解對方的情報。
除了一些信件之外,幾乎所有的情報都會用暗號來代替,這要求探子除了有過人的頭腦和反應之外,還需要大量的實戰經驗。
而武的方面則更不用說了,在交戰雙方真正在戰場上碰面之前,往往雙方的探子之間已經交過幾次手了。
如果說兩軍對壘的沙場之上是人間地獄,那探子之間的戰場則是真正的煉獄。
兩者的區別在于,即使是最為慘烈的戰役,敗的一方也總有人能夠僥幸生還。而探子之間一旦相遇,輸的人只有一個下場,死。
這好像是探子之間無言的默契,只有一方死亡,另一方才會離開。在他們的眼中,從來就不存在什么兩敗俱傷,雙雙斃命倒是經常看到的結果。
這才是真正的你死我活,拼的就是誰能活著將情報送回去,而死的那一方,除了丟掉自己的性命之外,也會因為丟失情報,讓己方在戰場上處于極為被動的局面。
所以雖然大軍交戰之時,除了特殊情況之外,這些探子都不用親臨戰場,但實際上他們的廝殺,早在這之前就已經悄無聲息的開始了。
除此之外,還有評價一個探子能力高低的最重要標準,那就是他能掌控的偵查范圍有多大。
兩軍交戰,除了沙場交鋒的時刻,其余的時間里,雙方的士兵幾乎都處在以逸待勞的狀態。
而唯有雙方的探子,則無時無刻不在忙碌奔波著。
一支隊伍在行進之中,最少需要保證十里之內所有的風吹草動都必須第一時間告之主將,如果是一支正在行進中的部隊,這個范圍則至少要在二十里以上。
這些只是對一般探子的基本要求,好一點的探子,偵查范圍都在三十里左右,頂尖的探子甚至能達到五十里。
眼前這名探子既然能探得三十里外的曹軍動向,說明他幾乎可以被稱為頂尖探子了。從他臉上那焦慮的神情來看,劉赫便知道這股曹軍肯定是來勢兇猛。
“敵軍有多少灶?”韓義平靜的問道。
對于韓義的這種奇怪的問法,已經在軍中混跡多日的劉赫并不意外。
探子查探敵營的時候,除了敵軍的動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清對方到底有多少兵力。
行軍時造飯,十人為一灶,數清敵方起了多少灶,也就等于知道了對方的兵力。
雖然這種方法會有一些小小的誤差,可若是一個一個數人頭的話,恐怕還沒有數清楚,自己這方的大本營早就被對方連鍋端了。
況且人是活的,灶卻是死的,數清地上的灶遠比數清楚人頭要快的多。所以一般情況下,探子都是用這種方法來判斷敵方的兵力,而說灶不說人,也是他們常年以來形成的習慣。
多年來率軍抵抗官兵的韓義,自然知曉其中的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