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衡利弊,劉赫還是打消了偷襲敵營的念頭,為今之計,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在這之后的幾日之中,劉赫不斷派出軍中最為精良的探子,以確保五十里之內發現曹軍馬上能第一時間應對。
可一直到了第十天,仍是沒有發現曹軍的蹤跡。
雖然這個時候,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可以曹軍的速度,為什么這么久都沒有追上來?
莫非這些曹軍迷路了?
剛有了這個想法,劉赫馬上自嘲的一笑,就算曹軍遠道而來人生地不熟,可順著數十萬百姓留下的足跡,也完全可以追蹤到己方部隊的行蹤。
已經過了十天,這些曹軍早就應該全部渡江集結完畢,可為什么他們到現在仍遲遲不肯發動進攻?
曹軍到底在等什么?
等一個適合突擊的地形?恐怕不是,十天的路程,經過的地形各式各樣,總應該有一個地方適合。
等一個時機?那就更解釋不通了,一支十萬人的大軍想要滅掉一支幾千人的部隊簡直易如反掌,又何須什么時機?
等我軍掉以輕心?從曹操大軍南下的那一天起,所有士卒都心知肚明,自己已經是一只腳踏進了棺材,又怎么可能在這個時候放松警惕?
等百姓們恐慌?笑話,這世間難道還有比十萬大軍殺到眼前更讓人恐慌的事情么?
一聲馬匹的嘶鳴聲,打斷了劉赫的思路。
他走下馬車,一匹軍中品種最為優良的戰馬當著他的面倒斃當場,而這匹馬的主人,甚至都沒有去看那匹馬一眼,直接跪倒在劉赫面前。
“西南方二十里發現小股曹軍。”
劉赫認出,眼前之人是劉備軍中最為頂尖的探子之一,劉赫之所以對他印象深刻,是因為此人有個綽號,馬癡。
他對馬的癡迷程度,不亞于一個嗜醉之人對酒的鐘愛,而他身邊倒斃的這匹戰馬,則是一匹讓張飛都羨慕不已的良駒。
一個能夠掌控五十里開外的頂尖探子,直到敵軍出現在二十里之內才發覺。
一匹軍中最優良的戰馬,由于主人的不斷鞭撻催促,只在短短二十里的路程之后就活生生的累死。
而這匹戰馬的主人,一個吃飯睡覺都不離開馬兒一步的馬癡,卻對心愛坐騎的死視而不見。
這三點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這所謂的小股曹軍,并沒有字面上描述的那么簡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