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役過后,總有輸贏,輸的一方忙著逃命,而贏的一方美其名曰清理戰場,其實不過是為了收集雙方遺留下來的軍械物資罷了。
連年征戰,物資匱乏,在活著的人眼中,一個破舊的頭盔,一把崩了刃的戰刀,都遠比一具尸體要重要的多。
可只有張飛,每次都會帶著手下,一具一具的將自己兄弟的尸體收殮埋葬。
就算這么多年跟隨大哥總是吃敗仗,被各路諸侯打的四處跑,可只要有一絲機會,他都會回到戰場上,哪怕是用拖,也要將那些死去的弟兄拖回來。
張飛這個人很簡單,他喜歡罵人,喜歡打人,喜歡喝酒,卻并不如傳聞中說的那樣喜歡打仗。
原因很簡單,昨天還是把酒言歡的兄弟,今天一仗過后,可能就要天人永隔了。
劉備軍中經常聽說張飛醉酒后打罵士卒,劉備也曾經為此多次訓斥過他,可他每次都是低著頭一聲不吭,可過一段時間仍是照打不誤。
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張飛脾氣暴躁所致,可真相只有張飛營中的士卒最清楚。
張飛喝醉酒,是因為又有兄弟不在了,而那些被張飛打的士卒,都是在戰場上明明可以將兄弟的尸體帶回來,卻因為急于逃命沒有那么去做的家伙。
如果問可不可以立下這樣一個規矩,凡是有能力幫袍澤收尸卻沒有那么去做的人,都要斬首,恐怕張飛會第一個站出來贊成。
但他自己心里很清楚,沙場無情,如果這個規矩真的存在,恐怕就沒人敢來參軍了。
所以他不能去指責那些貪生怕死的人,因為貪生怕死是人的天性,可他心里就是過不去,他心里就是怪他們。
為什么他們會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天天食則同桌寢則同床的人命喪沙場,卻連將那個人的尸體帶回來的勇氣都沒有。
張飛還是喜歡喝酒,喝醉了酒還是喜歡打人,劉備也還是會因此訓斥他。
可他現在很欣慰,因為眼前那三百多個兄弟,正像瘋了一樣扒開敵人的尸體,去接安靜躺在山谷里的那些兄弟回家。
韓義輕聲下令,讓手下五百騎卒幫忙搬開曹軍的尸體,為張飛清理出一條道路。
做完這些之后,他悄然帶兵而去。
他與張飛心照不宣,其實這些曹軍的尸體堆積在谷口,對于后方趕來的曹軍來說,既能起到阻擋的作用,又能起到震懾的作用,可兩人都閉口不提此事。
因為回家,最重要。
在韓義離開之后的劉赫,可以用熱鍋上的螞蟻來形容。
這一路逃亡而來,韓義已經成為劉赫在軍事上最為仰仗的部下,此時韓義不在身邊,劉赫總覺得心里有些不踏實。
雖然劉赫十分認同韓義的話,回頭打擊曹軍追兵才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可前方包抄迂回而來的曹軍主力,卻不知什么時候就會出現。
如果一切如開始預料的那樣,那些曹軍主力被百姓擋在前方那還好說,可萬一曹軍出其不意出現在自己的身側呢?
劉赫腦中不斷出現自己一轉頭,就看到數萬曹軍兇神惡煞的樣子,那種恐怖的畫面讓他不敢再想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