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這個時候,除此之外,還有別的辦法么?
之所以有這份顧慮,倒不是劉赫怕劉備怪罪,只是一路之上與兩位夫人相處下來,實在不能坐視不理,更何況,車上還有一個曾經被自己抱過的小生命。
一條人命換三條人命,這筆買賣看似劃算,可若是一條人命搭進去,最終沒換回那三條人命,這筆賬又該怎么算?
更何況,人命能用帳來算么?
年輕騎卒的一句話,讓思緒繁雜的劉赫有了一些觸動。
“先生不要再猶豫了,先生多猶豫一刻,兩位夫人便多一分危險。”
劉赫很想下這個決心,可他知道,年輕騎卒這一去,十有八九是回不來了。
自己剛剛才告訴這個少年活著有多重要,轉身就要親手將他推進萬劫不復的深淵。
多可笑。
可面臨這個兩難的抉擇,劉赫終究要有所決斷。
“你叫什么名字?”劉赫想著,萬一他回不來,至少自己可以在墓碑上親手刻上他的名字。
“我叫趙云。”年輕騎卒燦爛一笑,調轉馬頭而去。
劉赫聽到這個名字,呆若木雞,已經漸行漸遠的年輕騎卒頭也不回的喊道。
“放心吧,先生,我一定會活著回來的。”
劉赫笑了,笑的很開心,可兩行眼淚卻同時涌出了眼眶。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喜極而泣吧。
這份喜極而泣不是因為年輕騎卒就是那個可以七進七出,單騎救主的世之名將趙子龍。
而是因為那個年輕騎卒,可以活下來。
許多年以后,那名年輕騎卒,終其一生未嘗一敗,人稱常勝將軍。
世人只道他武藝蓋世,渾身是膽,故有此成就。
卻不知當他年過古稀,每每坐在自家院中看那夕陽西下的時候,腦海中總會出現兩個人的身影。
其中一人總是對他板著個臉,卻把唯一活下來的希望留給了他。
而另一個人,總是沒個正行,卻講了一個讓他終生以此為信條的道理。
好好活著,是一件比死更難,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在趙云離開后不久,韓義比想象中要快很多的回到了劉赫的身邊。
這出人意料的結果,讓劉赫感到十分意外,而更令他驚訝的是,韓家軍仍是未折損一人。
韓義看出了劉赫的疑惑,主動解釋道:“先生走后,我便做好了與那些虎豹騎殊死一戰的準備,可他們只是駐足觀望了一會,便主動撤退了。”
劉赫這才發現,韓家軍雖然一路風塵仆仆,可確實不像有與人打斗過的痕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