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占據襄陽,為的就是要訓練水軍,恐怕那個仰仗長江之險固守江東的孫家,以后的日子可就沒那么好過了。
諸葛亮出使江東,這已經是被提上日程的事,只是看到了龐統,劉赫想起赤壁之戰最為關鍵的一步,連環計。
按理說龐統應該假裝出仕曹操,等曹操那幾百艘被鐵鎖鏈連上的戰船付之一炬之后,再找個機會溜出來,可現在別說火燒赤壁了,就連諸葛亮都還沒去東吳呢,龐統怎么就從曹操那跑回來了?
“你跟曹操都說了些什么?”劉赫忍不住打聽道。
龐統平靜道:“我跟他說,用什么戰略都好,就是千萬別用鐵鏈子把戰船連上。”
劉赫大吃一驚,這不是與連環計截然相反么?
如果曹操不把戰船用鐵鎖鏈連上,諸葛亮和周瑜的火攻之計就算是廢了,沒有了那把火,赤壁之戰的結局恐怕就說不好了。
“除了這些你就沒說點別的?”劉赫還是有些不死心。
龐統很仔細的想了一下,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沒了,就說了這些。”
完了,完了,沒有了連環計,赤壁之后這天下可能就得姓曹了,劉赫兩手放在桌上,頂著下巴,長吁短嘆起來。
龐統眼珠一轉,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不過,我走的時候,假裝落下了一本兵書在床底下,上面關于水軍的篇幅里,大量論述了用鐵鎖鏈將戰船連上的種種好處。”
劉赫恍然大悟,原來龐統這是在欲擒故縱,自己為此還瞎擔心了半天,不禁又好氣又好笑。
“這事要辦不成,還搭上一本兵書,你豈不是虧大了?”劉赫調侃道。
龐統一臉得意,“自打從曹操那出來,我一路上就大張旗鼓的打聽小明的行蹤,現在所有荊州境內曹操手下的探子都知道我是來找小明了,你說曹操會不會信我?他當然不信,他不信我,我的事不就算辦成了?”
劉赫會心一笑,沒想到這小黑胖子還真有一手。
“還有那本兵書,是我臨走之前的那個晚上,隨手胡亂寫出來的,你說我虧不虧?”說起那本兵書,龐統更是得意。
劉赫故作不屑,“你胡亂寫出來的,曹操能信?”
龐統嘿嘿一笑,“這你就不懂了,其他部分,只要不跳出兵法大意,就不會有問題,曹操自然也不會深究。而關于水軍那部分么……嘿嘿,只要提到鐵鎖鏈的地方,我就胡亂的涂抹上幾筆,留下一點墨跡,然后全部用刀刮掉。”
說到這,劉赫算是徹底明白了。
龐統一面假意告誡曹操不要用鐵鎖鏈連上戰船,一面又假裝遺留下一本兵書,并將上面關于此事的地方全部涂抹掉,然后再逃出曹營,路上還大搖大擺的打聽諸葛亮的下落。
這幾件事連在一起,曹操說什么也不會再相信這個小黑胖子了,不相信他就不會聽他的告誡。
你不讓我用鐵鎖鏈將戰船連上,我就偏偏要連上。
所以連環計,就這么成了……
劉赫一時興起,繼續追問道:“你為什么不老老實實留在曹操那里,等計謀成功再走,不是更穩妥?”
龐統一擺手,“我若留在曹操那里,必須一點破綻不能露出來,曹操多疑,即使我能滴水不漏,也難保他不起疑心。既然如此,我不如利用他疑心,直接了當的做一些錯事。這兩種做法最大的區別就在于,第一種是需要一直做對的事情,只要有一件錯了,滿盤皆輸。而第二種,則只需要一直做錯的事情,只要有一件錯了,這事就算成了。你說,哪個更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