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劉赫有了陳家老祖宗的支持,整座江湖上便再無一人能在武力上對自己構成威脅。
而且還有關鍵的一點,他說自己第二,便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這句話可不僅僅是說,陳家老祖宗是天下第一那么簡單。
它背后的意思是,陳家老祖宗不僅是天下第一,而且相對于其他人來說,還有著絕對的優勢。
這種優勢,必然是被武評榜上的所有武人,乃至所有的江湖人認同的,沒人敢說的那個“敢”字,就是最好的證明。
有了這種優勢的震懾,對于收服武評榜上的武人,劉赫又有了很大的信心。那個用江湖來制約廟堂的構想,也再次成為了可能。
用江湖來制約廟堂,雖然聽上去有些荒唐,但對于劉赫來說,卻有幾點好處。
一是雖說通讀過這段歷史,但對于一個生活在兩千年之后的人來說,終究還是不能理解這個受儒家思想熏陶了三百多年的封建王朝。
與其和那些與自己思想格格不入的士大夫在朝堂上勾心斗角,倒不如和那些快意恩仇的江湖人打交道來的痛快,就算江湖同樣有些擺不上臺面的爾虞我詐,但一個說到底還是用拳頭說話的地方,總好過那個下錯一子,就會滿盤皆輸的廟堂。
二是在這個已經存在了數百年的封建帝制下,出身是極為關鍵的一點。雖說劉赫現在的身份已是遠遠超出了一個普通人可以企及的高度,但始終還是平民出身。就連他名義上的主公劉備,也只是自稱中山靖王之后,其宗室身份,根本沒有得到天下人的認同。
相比那個沒有出身就難以站到最高點的廟堂,還是尚武的江湖,比較好控制,況且現在既得了武林盟主的頭銜,又有陳家老祖宗在背后替自己撐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如果不善加利用,實在是太過可惜。
第三,自從進入軍營,大大小小的戰役也經歷了不少,每一次都是驚心動魄。
最大的感觸,便是打架這件事,實在是比打仗靠譜的多。
打架,只需要搞定眼前的對手,根本不用那么多的廢話。
但是打仗要考慮的事可就太多了,什么糧草啊,物資啊,后勤啊,補給啊,光是處理后方這點事,劉赫就有些吃不消了。
要是再加上前線指揮,那就更是劉赫的軟肋,別說別的,就說那幅怎么看也看不懂的地圖,只要多看上幾眼,就會頭疼不已,更何況他曾經親眼看見韓義在指揮作戰時,同時要拿著好幾幅地圖研究如何排兵布陣。
說起排兵布陣,劉赫就更是一竅不通了,當初在鬼見愁,若是沒有諸葛亮出手相助,打死他他也走不出韓義擺下的那座大陣。
而且打架還有個好處,贏就是贏,輸就是輸,贏的一方可以全身而退,輸的一方呢,大不了就是一死,倒也落個痛快。
可打仗就不一樣了,即使是贏了的一方,一樣會死人,那種明明是得勝而歸,卻仍要看著同袍的尸體黯然神傷的滋味,可實在是不好受。
有了這三點考量,劉赫心中那個用江湖制約廟堂的想法,也就越來越強烈。
但這件事,卻不能急于一時。
首先,陳家老祖宗將功力傳給了自己一半,已是實力大減,想要恢復到鼎盛時期的功力,恐怕需要一定的時間,少了這個江湖上最大的靠山,劉赫的一切計劃都很難得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