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赫心中,最合適的人選,肯定是諸葛亮。
但諸葛亮不僅軍務繁忙,政事纏身,而且最關鍵的,他和歷史上的描述一模一樣,事必躬親,根本沒時間去當什么老師。
這第二人選嗎,自然就是那位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先生了,只不過那個小黑胖子的模樣,就連一般人看見都唯恐避之不及,就更別說是小孩子了,到時候學問沒學到,再嚇出點什么毛病出來。
除了這兩人之外,還有一個人,似乎十分適合,那就是剛剛加入天機營的莫離。
說起莫離,倒是讓劉赫驚喜連連。
他不僅醫術高超,武藝不俗,而且據龐統說,他的文采學識也是一流。
而且他宅心仁厚,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樣,小孩子見了,也會親近許多,實在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不管怎么說,對于阿斗的教育問題,劉赫還是十分關心的,畢竟眼下他還只是個孩子,自己想要推行的所有政令不必經過他,自然也是暢通無阻。
但是等他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參與到政事中來,如果到時候政見不統一,作為臣子,那種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可想而知。
懷中阿斗的一聲哭鬧聲,打斷了劉赫的思路,他在阿斗身上摸了幾下,笑著對甘夫人說道:“尿了……”
甘夫人急忙接過阿斗,客套了幾句,便抱著孩子走了。
望著這對母子的背影,沉默半晌,轉身而去。
假劉備的訓練工作基本完成,劉赫特意召集了諸葛亮和龐統,一起商量下一步的策略。
龐統提出,如果想讓劉璋主動請劉備入川,有一個必要的條件,那就是漢中的張魯有所異動,讓劉璋感到難以招架,才會向劉備求援。
可現在的問題是,張魯在漢中呆的好好的,聽說還將他那個五斗米教弄的挺紅火,一點南下覬覦益州的意思都沒有。
劉赫這才想起,自己似乎是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赤壁之戰發生在建安十三年,而劉璋邀請劉備入川,則是建安十六年的事情,這期間的三年之中,劉備一直在荊州休養生息。
而劉赫自己剛剛經歷完那場赤壁大戰,這個時候想要馬上入川,從時間上看似乎有些操之過急了。
可是要在荊州等上三年,劉赫肯定是不愿意,白白浪費時間不說,與曹操的三年之約恐怕也要受影響。
諸葛亮和龐統看出了劉赫的心思,全都勸他不要太心急,在荊州厲兵秣馬,積蓄實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這個道理,劉赫當然懂,可自己那些不可與人言的想法,卻讓他十分郁悶。
就算眼前這兩人是當今天下的兩大謀士,也不可能體會自己此時的心情。
轉眼半年的時間過去,劉赫仍住在那座江夏城中的小院。
看著花家的生意在城里越做越大,劉赫索性跟周瑜耍起了無賴,死活也不肯從這座江夏城中撤軍。
為了這件事,那位曾經在孫劉聯手抗曹時起了關鍵作用的魯肅魯子敬,那可真是跑斷了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