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個世界之后,見過的稀奇古怪的事情太多,他早已是見怪不怪了,與其去胡亂猜測,不如抓緊時間,先將正事做完。
而眼下的正事,毫無疑問只有一件,就是看書。可這一屋子的書,自己一天之內又怎能看得完,即使是能看完,恐怕最后能記住的,也是所剩無幾。
最關鍵的,這些書,又到底應該從哪一本開始看起呢?
劉赫站起身,在房中一圈一圈的轉著,所有的書都被整齊的碼放在書櫥上,像極了小時候父親房間里的那幾個書柜。
他突然想起,父親有個習慣,總是喜歡將書由淺及深,從書柜的最左下方開始擺放。
想到這里,他快步走到書櫥的最左邊,卻發現最下面刻著一個“乾”字,劉赫順著一個方向看去,每個書櫥上都刻著一個字,除了這個“乾”字之外,后面分別是兌、離、震、巽、坎、艮、坤。
劉赫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這不正是八卦的順序么,而自己面前的這個“乾”字書櫥,正是八卦的起始。
想到這里,劉赫毫不猶豫的從書櫥的左下方取出一本書,回到書桌前翻看起來。
翻開第一頁,劉赫就笑了出來。
看來自己想的沒錯,這本書確實是整個房間之中最淺顯易懂的一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這不就是稚童的啟蒙讀物,三字經么?
劉赫笑著搖了搖頭,手捧這部大名鼎鼎的巨著,卻是心情大好,一時興趣倍增。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剛看到第二句,劉赫突然一皺眉,像是想起了什么,急忙放下手中的那本《三字經》,又向書櫥走去。
拿過第二本書,翻開一看,果然如劉赫猜測的那樣,《三字經》之后,正是《千字文》。
放下手中的書,劉赫眉頭緊鎖,腦中開始飛速的盤算起來。
說起由淺及深,《三字經》和《千字文》確實是應該放在前兩位,可關鍵問題是,劉赫現在身處的世界是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而《千字文》是在南北朝時期編纂的,而《三字經》則成書更晚,最早的一說,也是在南宋時期才出現。
《三字經》和《千字文》還有紙質的書,這一切全部聯系在一起,只能得出一個結論。
這個房間之內的書,并不屬于,或者說是并不僅限于三國時期之前的,很有可能是各個朝代的巨著都有所涉獵。
劉赫再次掃視著這個只有一扇木窗,卻沒有大門的房間,突然間有了一種想法。
這個房間,似乎是只有自己才能進來的地方,甚至很有可能,這里是是一個存在于其他世界之外,完全獨立的一個空間。
雖然這個想法看似很荒謬,但也只有這種情況,才能解釋為何這里沒有房門,而且書櫥上還有三國時期之后的典籍。
劉赫反復思量,最終認定,這一切都源于那碗醉人的清茶。
既然一碗茶可以讓他醉上一整天,那么出現一間這樣的書屋,又有何不可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