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現在的問題是,歷史的軌跡已經出現偏差,尤其是在龐德投入劉備帳下之后,劉赫已經意識到,這種偏差將會越來越大,最終走向一個就連劉赫自己也不知道的結局。
如果這種偏差已經發生,并且避無可避,那么定軍山黃忠力斬夏侯淵的事件,還能像預料中的那樣如期而至么?
劉赫的腦中,忽然出現那個在別人面前是位威嚴的長輩,在自己面前卻像個孩子一樣的老將軍。
你說的這些我不信,我問你,如果夏侯淵現在真的像你說的那般戰力盡失,他為何不撤,還非要留在這里等死?
這是那位老將軍曾經問過劉赫的問題,劉赫給了他答案,一個合理的解釋,可這個解釋,劉赫自己都不敢再去想。
事情真的是自己所想的那樣么?
夏侯淵不肯撤軍的原因,真的和自己判斷的一樣么?
自己只是看過幾本兵書,從未完整的指揮過一場戰役,做出的判斷,又真的會對么?
這些問題,如洪水猛獸一般,充斥著劉赫的腦海,已是讓他有些透不過氣來。
他汗如雨下,已是入秋時節的山谷之中,他卻感到一種難以忍受的燥熱。
他猛地站起身,走出帳外,他知道,眼下唯一能讓自己解脫的辦法,便是親自去看上一眼。
看著天機先生牽起那匹成都衛中最快的戰馬,所有士卒都面面相覷,直到眼睜睜的看著天機先生的身影沒入了山谷之中,回過神來的士卒這才慌忙跑去稟告。
聞訊趕來的諸葛亮,面色凝重的站在營門口,凝視著早已空無一人的山谷。
“他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諸葛亮這才發現,龐統不知何時,已經悄然站在他的身邊。
“他這次去,卦象上怎么說?”諸葛亮忽然低聲問道。
“你不是說,你不信這個么?”龐統笑著晃了晃手中的龜殼和銅錢。
見諸葛亮默而不語,龐統隨即收斂起了笑容,臉上浮現出一種難得一見的認真表情,“放心吧,自從來到定軍山,我天天都要卜上一卦,只有今天這一卦,最好。”
數日之后,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傳遍了所有的曹軍大營。
曹丞相麾下愛將之一,博昌亭侯,征西大將軍夏侯淵,于定軍山一役,被突如其來的劉備軍大將黃忠一刀斬于馬下。
相傳夏侯淵死時正在部署大軍撤退的事宜,對于黃忠的突襲毫無防備,在人不及甲,馬不及鞍的情況下,當場被黃忠斬為兩段。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夏侯淵一生素以射術和千里突襲敵軍而聞名,最終卻被另外一員同樣精于射術的大將,以突襲的方式了結了性命。
被鮮血染紅的山谷中,這幾日從來未曾有過像今天這樣歡快的氣氛,高奏凱歌而還的黃忠,騎著那匹跟隨了他十年的棗紅馬,與劉赫并肩而行。
將是老將,馬是老馬,卻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