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老者如此高齡,竟能將那醫書全部背誦出來,雖說這是出自他自己的手筆,然而整部醫書至少有二三萬字,實在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
劉赫在努力記住每一個字的同時,也在暗自感嘆老者驚人的記憶力,整個過程之中,老者沒有絲毫的卡頓,中間連口氣都沒歇,就將這部二三萬字的醫書全部背誦了出來。
口干舌燥的老者,連水都沒顧得上喝上一口,就急切的問道:“你記住了多少?”
“先生莫急,讓晚輩想一想。”說罷,劉赫便閉上了雙眼。
老者緊緊的盯著劉赫,臉上既有憂慮,也有期待。
一炷香的功夫之后,劉赫緩緩睜開了眼睛,沉聲道:“這部醫書,我已經牢記在心了。”
“牢記在心……”老者似乎仍是有些擔心,“醫書不比其他典籍,若是其中有一字不明,即便是兵書也可根據上文猜出個大概,可醫書若是差了一字,那可是關乎性命啊。”
劉赫笑了笑,平靜道:“請先生放心,一字不差。”
老者雖面露喜色,卻明顯能看出,還是有些不放心。
對于老者的這種反應,劉赫也能理解。
醫術乃是治病救人之用,一字之差差之千里,總要小心謹慎些才是,更何況這部醫書還是老者畢生的心血,怎能不牽掛在心?
為了打消老者的顧慮,劉赫提出,讓老者隨意從書中挑出幾個地方考一考他。
老者仔細想了想,提出了幾個問題。
聽著這些問題,劉赫不禁暗自好笑,這位老者還真是上心,問的幾個問題,都是書中特別容易出現混淆的地方。
好在劉赫有那過目不忘的本事,一字不差的答了出來。
老者這才徹底放下心來,激動的拉住劉赫的手說道:“我畢生所學,已經全部托付給你,等你出去,一定要用這兩樣東西造福世人!”
劉赫想了想,問道:“敢問先生,這兩樣東西叫什么名字?”
老者猶豫了一下,說出了兩個名字。
這兩個名字與劉赫之前預料的一樣,分別是《五禽戲》和《青囊書》,而眼前這位鶴發童顏的老者,正是一代神醫華佗!
自從老者做出那套模仿動物的動作開始,劉赫便有了這個猜測,后來老者又口述了那部醫書,更讓劉赫覺得八九不離十,再加上老者被關在天牢的最深處,卻被小心伺候著,甚至連牢門都不上鎖,獄卒也不能輕易的靠近,劉赫便基本能斷定,這位老者正是神醫華佗。
相傳曹操患有頭風癥,請來華佗診治,在聽說華佗的方法,是用手斧劈開自己的頭顱之后,曹操便起了疑心,認為華佗這是要借機會行刺他。
然而華佗本意是在治病救人,根本沒有加害他的心思,所以估計曹操也是一時真假難辨,又怕殺了華佗之后,自己的頭風癥就再無人可醫治,所以才將華佗關在了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