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年輕皇帝拿出一塊玉佩,遞到了劉赫面前。
劉赫接過玉佩,不由得一驚。
這塊玉佩的樣式和紋理,分明和自己手上的那兩塊文武玉佩一模一樣!
雖然他已知道,這套玉佩應該有四塊,可他猜測了許久,也不能肯定另外兩塊玉佩上刻著的字到底是什么,直到今天,接過年輕皇帝手中的玉佩,他才知道,這塊玉佩上刻著的,正是皇帝的皇字。
“陛下的意思是……”劉赫小心翼翼的問道。
此時他最關心的,并不是年輕皇帝到底要托付給他的事情是什么,而是這幾塊玉佩之中,到底藏著怎樣的玄機。
“這塊玉佩,是高祖皇帝傳下來的,原本有四塊,其中兩塊,分別握在當世文魁和武魁的手中,你手里的這塊,歷代由皇室掌管。”
年輕皇帝這番話,徹底證實了劉赫的猜想,而他原先擁有的那兩塊刻有文武的玉佩,正是從武功天下第一的陳家老祖宗和號稱天下第一讀書人的趙家家主那里得來的。
眼下四塊玉佩中的三塊,都已經到了劉赫手里,他現在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余下的那塊玉佩,到底刻著什么字,在誰的手里,而這四塊玉佩的背后,又藏著怎樣的秘密。
然而年輕皇帝接下來所說的,卻讓劉赫大失所望。
高祖皇帝當年留下遺訓,四塊玉佩合在一起,便可平定天下之亂。可這份隱藏許久的密詔,是年輕皇帝在當年董卓火燒洛陽時,慌亂之中才發現的。
年輕皇帝冒死從火中將這份密詔搶救了出來,卻發現大火已將密詔的一部分燒掉,而燒掉的那一部分,正是記載著最后一塊玉佩的下落,和四塊玉佩合在一起究竟如何挽救漢室江山。
盡管如此,在年輕皇帝的眼中,這份密詔和這塊玉佩仍是猶如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般,被他緊緊的握在了手里。
劉赫明白,密詔和玉佩,年輕皇帝一定不會輕易示人,既然今天將所有的秘密全部說了出來,而且還將這塊玉佩托付給了他,就說明年輕皇帝已經視他為最后的希望了。
沒受過儒家思想熏陶的劉赫,自然沒有忠于當今天子的想法,可如今小舅子落難,他這個做姐夫的,無論如何也要伸手拉上一把。
只是年輕皇帝給他的線索實在是太少,除了四塊玉佩集齊可以拯救漢室江山之外,其他情況和他之前掌握的幾乎沒有什么差別。
莫說集齊四塊玉佩之后能產生什么驚人的效果,就連那最后一塊玉佩的下落,也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之前在拿到那兩塊文武玉佩的時候,劉赫就在絞盡腦汁的琢磨,另外兩塊玉佩上到底會刻著什么字,可現在即使是知道了第三塊玉佩刻著的是個皇字,也無法根據這個皇字推算出對應的那個字。
最關鍵的問題,是這個皇字到底指的是什么,皇帝?皇室?還是皇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