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幾乎可以用精致來形容的城市規劃,一般只會出現在天子腳下的都城,還有各州州府的所在地,很少會在郡這一級的地方看到。
這一切當然也是因為受到了當地士族的影響所致,這種橫平豎直,甚至可以說有些刻板的建筑風格,就和那些大族研究學問的態度一樣,骨子里透著一種嚴謹。
讀書人聚集的地方,自然少了幾分喧鬧,多了幾分書卷氣。
剛到這里的時候,劉赫還覺得這個地方和當初那個擠滿了讀書人的秣陵很像,只少了那條很有味道的青石板街,多了幾座深宅大院而已。
可轉過一圈之后,劉赫才發現,這個世家門閥林立的地方,比起那個曾經讓天下讀書人趨之若鶩的秣陵,終歸還是欠缺些火候。
在秣陵,除了那些售賣生活必需品的店鋪之外,最多的便是書店。
而在潁川,雖說大大小小的書店也有十好幾家,可看上去最紅火的買賣,卻不是這些書店,而是那些燈紅酒綠的勾闌之所。
被四條主干道所劃分出的九個區域當中,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四個角上,分別被潁川的四大家族所占據。
其余的四片地方,除了那些小一點的士族所在地,和一些普通的民居之外,便是一間挨著一間的商鋪,而且這些商鋪還很有講究。
潁川有句話,叫做北城的書,南城的筆,東城的琴,西城的茶,說的就是那些分別坐落在東西南北四個城區的店鋪劃分。
這四樣東西,是每個讀書人都離不開的,而整個潁川最中心的那片區域,卻似乎更讓他們心馳神往。
由于與四條主干道都有交集,所以這個地方,東南西北四個朝向的店鋪,都是打開門做生意,比起其他八個城區來,也要熱鬧的多。
西面的這一排店鋪,全都是酒樓,就算此時并不是飯點,可沒一家酒樓當中,卻依然是座無虛席。
劉赫朝里面看了一下,大多都是鮮衣怒馬的世家子弟,吃著山珍海味,喝著瓊漿玉液,一個個嘴上還念念有詞,似乎是在吟詩作對。
北面的店鋪,全都是賣胭脂水粉的。
起初劉赫還有些納悶,按理說潁川這個地方人也不多,那些個大家閨秀又都天天躲在房里不出來,這些賣胭脂水粉的店鋪應該沒什么生意才對,可走近一看,卻讓劉赫嚇了一跳。
這里可一點也不比西邊那些酒家里的人少,每一家店鋪中都擠滿了人,而且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來這里挑選胭脂水粉的,大多都是男子,很少能看到女子的身影。
等到了東邊,看到了這里開的那些買賣,劉赫當即恍然大悟。
原來那些世家子弟從北邊的胭脂鋪子里出來,轉身就進了東邊的青樓,而剛剛買下的那些胭脂水粉,自然也有了用處。
再來到南邊一看,就更加直接,撕去了青樓那些風雅的外衣,變成了皮肉交易的妓院。</p>